原文
子曰:“南人有言,曰:‘人而無恒,不可以為卜筮。’古之遺言與。龜、筮猶不能知也,而況于人乎?《詩》云:‘我龜既厭,不我告猶①?!秲睹吩唬骸魺o及惡德,民立而正事。純而祭祀,是為不敬。事煩則亂,事神則難。’《易》曰:‘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?!闫涞聜散?,婦人吉,夫子兇?!?/p>
注釋
?、侏q:道。
?、趥桑簡枴?/p>
馬瑞光曰
“人而無恒,不可以為卜筮”,一個(gè)情緒無常的人,是不可以為其占卜的。實(shí)際上講的是性情穩(wěn)定的重要性,不可喜怒無常。除了個(gè)性以外,人的情緒還與控制能力有關(guān)。對(duì)情緒的控制本身是修煉的結(jié)果。
“龜、筮猶不能知也,而況于人乎”,龜卜占筮都不可以知道的事情,更何況人的力量呢?意思是在天的面前人還是非常渺小的,應(yīng)該敬畏天道,而天道又是民意,也就是要天人合一,如此自然就是圣人君子了。
“純而祭祀,是為不敬。事煩則亂,事神則難”,如果只是為了祭祀而祭祀,不是出于真心,為做表面文章,是對(duì)神靈的不敬;事情因煩亂而破壞法典,即使找神靈幫助也沒有什么用。“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”,這是《易經(jīng)》所講的,無法長久保持德,就會(huì)受到相應(yīng)的屈辱,德為先才是根本,其他的順其自然踐行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