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發(fā)慮憲①,求善良,足以謏②聞③,不足以動眾;就賢體遠,足以動眾,未足以化民。君子如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學乎!
注釋
?、賾棧悍ā?/p>
?、谥j(xiǎo):小。
?、勐?wèn):名聲。
馬瑞光曰
“發(fā)慮憲,求善良,足以謏聞,不足以動眾”,考慮問題符合法律原則,招求善良賢能的人,只能博取小的名聲,不能夠感動大眾。換句話講,單用法制不能形成百姓的風俗習慣,還需要教化。就像一家企業(yè)里面,只靠制度達不到目標,要輔以企業(yè)文化才可以,實際上是一個結合問題,不能偏頗。
“就賢體遠,足以動眾,未足以化民”,接近賢人,體察臣民,可以感動百姓,但還是不能教化百姓。進一步強調教化,然后提出了結論:“君子如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學乎!”君子如果希望教化人民并形成良好的風俗,就必須通過教育。但教育在封建社會常常變成了教化,有可能不是育民,而是愚民了。另外,法制實際上是必須的,否則,法制、文化兩手抓,兩手都要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