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“無教逸欲有邦①,兢兢業(yè)業(yè),一日二日萬幾②。無曠庶官③,天工,人其代之。
“天敘有典④,敕我五典五惇哉⑤!天秩有禮⑥,自我五禮有庸哉⑦!同寅協(xié)恭和衷哉⑧!天命有德,五服五章哉⑨!天討有罪,五刑五用哉⑩!政事懋哉?!懋哉!
“天聰明,自我民聰明?。天明畏,自我民明威。達于上下,敬哉有土?!? 皋陶曰:“朕言惠可厎行??”禹曰:“俞!乃言厎可績。”皋陶曰:“予未有知,思曰贊贊襄哉!?”
注釋
?、僖荩喊惨?。欲:私欲。邦:諸侯。
?、谝蝗斩眨褐柑焯?。萬幾:萬端,指所發(fā)生的眾多事情。
?、蹠纾嚎?。庶官:眾官。
?、芴鞌ⅲ禾於?。典:常,法規(guī),指夫婦、父子、兄弟、君臣、朋友之倫常。
?、蓦?chì):命令。五典:即五常。惇:厚。
⑥天秩:天所規(guī)定的尊卑貴賤次序。
?、咦裕鹤裱N宥Y:天子、諸侯、大夫、士、庶民之禮。庸:常。
?、嘁壕础M壕忌舷禄ハ嘧鹬?。協(xié)恭和衷:同心一意。
?、嵛宸逭拢禾熳印⒅T侯、卿大夫、士、庶民五等服裝各有其相應(yīng)的五種不同文采。
?、馕逍涛逵茫何宸N刑法各自應(yīng)用于與其相應(yīng)的罪行。
?懋(mào):勉力。
?聰:聽力好。明:視力好。
?朕:我。在秦始皇稱帝前,朕是第一人稱代詞?;荩喉槨}(zhǐ):必定。
?贊:輔佐。襄:治理。
馬瑞光曰
“無教逸欲有邦,兢兢業(yè)業(yè),一日二日萬幾”,因為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處理,不要貪圖享受,要兢兢業(yè)業(yè),這樣的諸侯才能治理好國家?!盁o曠庶官,天工,人其代之”,不要任用不稱職的官員,因為官員都是上天安排的,不可以讓這些不稱職的人成為官員。如此對諸侯、官員要求頗高,問題的難點在于如何讓諸侯有德,讓官員稱職,沒有具體方案,就無法判斷諸侯、官員是否達到要求。
“天敘有典,敕我五典五惇哉!”上天規(guī)定了人和人之間的倫理,講的是倫理天定,不可更改,五常也就提出來了。提出君臣、父子、兄弟、夫妻、朋友之間的次序,把君臣放到首位,這也可能是帝王比較欣賞的原因。只是在日常生活中,可能大家踐行的順序未必如此。
“天聰明,自我民聰明。天明畏,自我民明威。達于上下,敬哉有土”,上天對萬物的明察來自臣民的意見;上天賞罰分明,依據(jù)是臣民的賞罰意愿。上天和人民互相通達,所以聽取人民的意見,觀察百姓的問題,勤政愛民,國土才能保住。這里提出為了統(tǒng)治而愛民,雖然認(rèn)為民為國之根本,但出發(fā)點是國而非百姓。
要做到不以個人利益為重,而以人民利益為中心,如此情懷何其難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