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學(xué)筆記:學(xué)尚書·禮記》

      《尚書·禮記》內(nèi)則(二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3-04閱讀量:454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子事父母,雞初鳴,咸盥漱①,櫛,縰②,笄,緫③,拂髦,冠,緌④纓,端,韠⑤,紳,搢笏⑥。左右佩用:左佩紛、帨⑦、刀、礪、小觽⑧、金燧;右佩玦、捍、管、遰⑨、大觽、木燧。偪⑩,屨著綦?。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 ①盥(guàn)漱:盥,洗手。漱,漱口。

       ?、诳u(xǐ):這里指用黑色的繒纏住發(fā)髻。

        ③緫(zǒng):束,束發(fā)之本。

       ?、芫q(ruí):古時帽帶打結(jié)后下垂的部分。

       ?、蓓{(bì):古時候穿在身前的皮革衣服。

       ?、迵|笏(jìn hù):古時候的官服沒有口袋,所以只能將笏插在腰帶上。

       ?、邘?shuì):如同現(xiàn)今的手巾。

       ?、嘈∮?xī):古代解衣服用到的工具,錐子形。

       ?、徇r(shì):刀鞘。

       ?、鈧?bī):用來束脛,從足至膝,如今稱為裹腿。

        ?綦(qí):鞋帶。

        馬瑞光曰

        這一段話講的是兒子侍奉父母的做法,是孝道,有些做法一直延續(xù)到了今天。

        “子事父母,雞初鳴”,子女侍奉父母,雞叫第一遍的時候就要梳洗打扮,扎好頭發(fā),戴上帽子,穿上端服,將衣服的外帶束上。形式上很正式,要求頗高,只是現(xiàn)在很多做法都被人們簡化了,看來過于復(fù)雜的事務(wù)是不易流傳下來的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