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子上①之母②死而不喪③。門人問諸子思④曰:“昔者子之先君子⑤喪出母乎?”曰:“然?!薄白又皇拱滓矄手我?”子思曰:“昔者吾先君子無所失道:道隆則從而隆,道污則從而污⑥。伋則安能?為伋也妻者,是為白也母;不為伋也妻者,是不為白也母?!惫士资现粏食瞿?,自子思始也。
注釋
?、僮由希好?,字子上,是孔子的曾孫,子思的兒子。
②母:即“出母”,指被趕出家門的母親,也就是被迫解除婚姻關(guān)系。
③不喪:須不穿孝服。根據(jù)規(guī)定,若父親健在,兒子為“出母”穿孝服一年;若父親已經(jīng)去世,兒子又是父親的繼承人,就不需要再為“出母”穿孝服了。
?、茏铀迹好麃常肿铀?,是孔子的孫子、子上的父親。
⑤先君子:對死去先祖的尊稱。這里指孔子。
?、尬郏簻p省、減少。
馬瑞光曰
“子上之母死而不喪”,子上被解除婚姻關(guān)系的母親去世后,不穿孝服盡孝。很多人不是很理解,因為子上的曾祖孔子是同意在同樣情況下穿孝服的。
子思回復(fù)大家這種疑問:“昔者吾先君子無所失道:道隆則從而隆,道污則從而污?!敝v自己的先君子,也就是孔子,同意為出母穿孝服是正確的,并無失禮,該提高標(biāo)準(zhǔn)的時候就提高標(biāo)準(zhǔn),應(yīng)該降低標(biāo)準(zhǔn)的時候就降低標(biāo)準(zhǔn)。并且認為“伋則安能”,我自己怎么能和祖父相提并論呢?講白了就是自己改了祖制,不再讓兒子為出母穿孝服,以證明自己的道理。
“故孔氏之不喪出母,自子思始也”,所以孔家自子思起,不再讓兒子為出母穿孝服。這就又形成了新的標(biāo)準(zhǔn)。
如此,定下的禮儀并非不變化,而是與時俱進的。這既是創(chuàng)新,又是為了實用,只是需要一個理由使其順其自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