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惟周公位冢宰①,正百工②,群叔流言③。乃致辟④管叔于商;囚蔡叔于郭鄰⑤,以車七乘⑥ ;降霍叔于庶人,三年不齒⑦。蔡仲克庸祗⑧德,周公以為卿士⑨。叔卒,乃命諸王邦之蔡⑩。
王若曰:“小子胡?,惟爾率?德改行,克慎厥猷?,肆?予命爾侯于東土。往即?乃封,敬哉!爾尚蓋前人之愆?,惟?忠惟孝;爾乃邁跡自身,克勤無怠,以垂憲?乃后;率乃祖文王之彝訓(xùn)?,無若爾考之違王命?;侍鞜o親,惟德是輔;民心無常,惟惠?之懷。為善不同,同歸于治;為惡不同,同歸于亂。爾其戒哉!慎厥初,惟厥終,終以不困;不惟厥終,終以困窮。懋乃攸績?,睦乃四鄰,以蕃?王室,以和兄弟,康濟(jì)?小民。率自中?,無作聰明亂舊章?;詳乃視聽,罔以側(cè)言改厥度?。則予一人汝嘉?。”
王曰:“嗚呼!小子胡,汝往哉!無荒?棄朕命!”
注釋
?、仝T祝捍笤祝偫戆俟僦L,因稱冢宰。冢,大。
?、谡航y(tǒng)率,治理。百工:百官。
③群叔:指下文管叔、蔡叔、霍叔而言。叔,統(tǒng)指兄弟。流言:散布誣蔑挑撥離間的言論。
?、苤卤伲簹?。
⑤蔡叔:名度,周公之弟。郭鄰:地名。
?、抟攒嚻叱耍骸妒酚洝す懿淌兰摇罚骸胺挪淌澹w之,與車十乘,徒七十人從?!?/p>
⑦“降霍叔”二句:《孔傳》:“罪輕,故退為眾人。三年之后乃齒錄,封為霍侯,子孫為晉所滅?!?/p>
?、嗖讨伲翰淌逯樱种???耍耗?。庸:經(jīng)常,常常。祗:敬。
?、崆涫浚和醭蛑T侯國的執(zhí)政官。
?、獠蹋涸瓰椴淌宥鹊姆鈬?,其地在今河南上蔡。因蔡叔度參與叛亂,平叛后蔡叔度被判處流放而國除。其子蔡仲,能改其父之過,且“克庸祗德”,并經(jīng)過考察,遂復(fù)封于蔡,其地在今河南新蔡。
?胡:蔡仲之名。
?率:遵循。
?猷:道。
?肆:因此。
?即:就任。
?尚:還能。蓋:遮蓋,引申為改變。愆:過錯(cuò)。
?惟:思。
?垂憲:指垂范。憲,榜樣。
?率:遵照。彝訓(xùn):長輩對后輩教導(dǎo)的語言。
?惠:仁慈,仁愛。
?懋:勤勉,努力。攸:所??儯菏鹿?。
?蕃:通“藩”,屏障,引申為捍衛(wèi)。
?康濟(jì):使安居樂業(yè)。
?率:遵循。中:中正之道。
?作聰明:自作聰明,輕率逞能。舊章:指先王留存的典章制度。
?側(cè)言:片面的言論。度:法度。?嘉:嘉獎(jiǎng)。?荒棄:廢棄。
馬瑞光曰
“蔡仲克庸祗德,周公以為卿士”,蔡仲因?yàn)榫粗氐滦?,所以周公任命他為卿士。受重任的前提是要有德,而這個(gè)“德”就是最高標(biāo)準(zhǔn),符合之才能是正道。關(guān)鍵問題是如何理解“德”,對此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,因?yàn)榻?jīng)常發(fā)現(xiàn)吵架雙方都認(rèn)為對方“無德”。是雙方都“無德”,還是對“德”的理解不同造成了這種情況,這是一件需要明確的事情。
“小子胡,惟爾率德改行,克慎厥猷,肆予命爾侯于東土”,因?yàn)榧Ш∈匚耐醯拿赖拢⑴Ω恼赣H犯下的過錯(cuò),信守為臣之道,所以任命你為東土的諸侯。顯然,標(biāo)準(zhǔn)是文王的標(biāo)準(zhǔn),文王之德即為美德。
“皇天無親,惟德是輔;民心無常,惟惠之懷”,上天對人們無遠(yuǎn)近親疏,只是輔助那些有德之人,百姓心中沒有固定支持誰,只是支持那些給他們好處的人。后一句講清楚了,實(shí)際發(fā)揮作用的是利益。這個(gè)容易理解,但是天道更重要,以德為先也就是天意了。
“為善不同,同歸于治;為惡不同,同歸于亂”,行善有多種方式,但都會(huì)有安邦定國的好處,為惡也有各種形式,但結(jié)果一定是國家陷入混亂。驅(qū)動(dòng)人們向善才是根本。以我的經(jīng)驗(yàn),大部分人并未真正理解善,所以需要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