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王宅憂①,亮陰三祀②。既免喪,其惟弗言③。群臣咸諫④于王曰:“嗚呼!知之曰明哲⑤,明哲實作則⑥。天子惟君萬邦,百官承式⑦。王言惟作命,不言臣下罔攸稟令⑧。”
王庸⑨作書以誥曰:“以臺正⑩于四方,臺恐德弗類?,茲故弗言。恭默思道,夢帝賚予良弼?,其代予言?!蹦藢徹氏?,俾以形旁求于天下。說筑傅巖?之野,惟肖?。爰?立作相,王置諸其左右。
命?之曰:“朝夕納誨?,以輔臺德。若金,用汝作礪? ;若濟巨川?,用汝作舟楫;若歲大旱,用汝作霖雨?。啟乃心,沃?朕心。若藥弗瞑眩?,厥疾弗瘳?;若跣?弗視地,厥足用傷。惟暨乃僚,罔不同心,以匡乃辟?,俾率?先王,迪我高后?,以康兆民?。嗚呼!欽予時命?,其惟有終?。”
說復(fù)?于王曰:“惟木從繩?則正,后?從諫則圣。后克?圣,臣不命其承?,疇敢不祗若王之休命??”
注釋
?、僬瑧n:指居守父喪。宅,居。
?、谌耄喝辍?/p>
?、燮洌褐肝涠?。弗言:不說話。
?、芟蹋憾?。諫:規(guī)勸。
?、葜捍颂幹^通曉國家政務(wù)。明哲:圣明睿智。
?、拮鲃t:謂制定法規(guī)。
⑦承式:指按照法規(guī)行事。
⑧罔攸稟令:無法按照法規(guī)行事。
?、嵊梗河谑?。
⑩臺(yì):我。正:表率。
?弗類:不似,謂不似先王德行之高。
?賚:賜予。良弼:賢能的助手。
?審厥象:《孔傳》:“審所夢之人,刻其形象?!睂彛屑?,此處指仔細回憶夢中之人的形象。
?說(yuè):人名,即傅說。傅巖:地名,在今山西平陸與河南陜州之間的三門峽附近。
?肖:相似。
?爰:于是。
?命:辭命,文告。
?誨:教導(dǎo)。
?礪:磨刀石。
?濟:渡過。巨川:大河。
?霖雨:連綿的大雨。
?沃:灌溉,滋潤。
?暝眩:形容藥性發(fā)作時心中難以忍受的感覺。
?瘳(chōu):病愈。
?跣(xiǎn):赤足。
?匡:糾正,幫助。乃:你的。辟:君主。
?俾:使。率:遵循。
?迪:依照。高后:先祖。
?康:安,樂,謂安居樂業(yè)。兆民:眾民。兆,極言其多。
?欽:敬。時:通“是”。命:命辭。
?有終:謂好的結(jié)果。
?說:傅說自指。復(fù):回復(fù),回答。
?繩:繩墨,木匠用以取直的工具。
?后:君主。
?克:能。
?臣不命其承:《孔傳》曰:“君能受諫,則臣不待君命,其承而諫之?!?/p>
?疇:誰。祗:敬。若:順從。休命:美善的命令。美善可引申為英明。
馬瑞光曰
“王言惟作命,不言臣下罔攸稟令”,百官是需要按照君王的命令行事的,如果君王不講話,百官無所適從,不知道自己應(yīng)該干什么。似乎沒有君王,一切皆休。怪不得君王喜歡儒家,他們把君王放到了如此高的地位,君王自然聽了舒服無比。
當然,可喜的是,明君非常謙虛,因為修行不夠,不知道該講什么,所以就干脆閉嘴。實際情況是,越?jīng)]有德行的君王,越管不住自己的嘴巴,越是有德行的君王,當然知道自己該講什么,不該講什么。
“以臺正于四方,臺恐德弗類,茲故弗言”,因為將我作為百姓的準則,擔心德行未到,所以閉嘴不言。遇到這樣的君王真是百姓大幸,能講出這樣話的人一定是明君。
君王寫下文告,講自己德行不夠,希望有人“啟乃心,沃朕心”,開啟你的智慧,澆灌我的心田,如此“以康兆民”,使億萬人民安康幸福。如此這般當然是好的君王了。
“惟木從繩則正,后從諫則圣”,木料只有按照繩墨才能取正,君王只有從諫如流,才能是真正的明智之主??偠灾悦駷楸究偸呛玫?,只是到底如何實現(xiàn)才是好的方法,值得深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