檀弓是人名,由于本篇第一章記錄的是與檀弓有關(guān)的事情,因此以“檀弓” 作為篇名。本篇主要記載當(dāng)時人們禮行得失的言語或者事跡,與喪禮有關(guān)的內(nèi)容居多。
原文
公儀仲子①之喪,檀弓②免③焉。仲子舍其孫而立其子④。檀弓曰:“何居⑤?我未之前聞也?!壁叾妥臃英抻陂T右,曰:“仲子舍其孫而立其子,何也?”伯子曰:“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。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,微子舍其孫腯而立衍也。夫仲子亦猶行古之道也?!弊佑螁栔T孔子,孔子曰:“否!立孫⑦?!?/p>
注釋
?、俟珒x仲子:春秋時期魯國人,姓公孫,字仲子,被鄭玄稱為“蓋魯同姓”。
?、谔垂呼攪〞远Y儀的人,姓檀名弓,與公儀仲子是很好的朋友。
?、勖?wèn):頭上的喪飾。
?、苌崞鋵O而立其子:舍棄嫡長孫而立庶子為繼承人。依周制,王位要傳給正妻所生的嫡長子,嫡長子在父王之前死的,王位要傳給嫡長孫。
?、菥?jī):句子末尾的語氣詞,表示疑問。
⑥子服伯子:公儀仲子的同宗兄弟。
?、吡O:即立嫡長孫為后。這是孔子以周禮作為依據(jù)而得出的結(jié)論。
馬瑞光曰
開始進入《檀弓》篇,檀弓是魯國通曉禮儀的人,這一段主要交流王位傳承的規(guī)制。不管是帝位還是財富,都有一個傳承問題,涉及組織有序發(fā)展和各方利益。
“仲子舍其孫而立其子”,公儀仲子的兒子不幸去世了,他將繼承權(quán)留給了庶子,并沒有立嫡長孫,這是不符合周禮的。“孔子曰:‘否!立孫’”,孔子也認(rèn)為應(yīng)該立長孫為繼承人,不應(yīng)該是庶子。當(dāng)然,公儀仲子也有自己的理由,這個時候發(fā)生過的案例,尤其是著名人物的案例就很關(guān)鍵了。
“昔者文王舍伯邑考而立武王,微子舍其孫腯而立衍也”,文王舍長子而立武王,微子也是讓他的弟弟衍作為繼承人,而并沒有立他的孫子。如此看來,這是有先例的,并且結(jié)果都挺好。這最后很容易就形成高位者一個人講了算的局面,禮治變成了人治,可能只是力量對比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