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學(xué)筆記:學(xué)尚書·禮記》

      《尚書·禮記》禮運(yùn)(一)

      更新時(shí)間:2025-02-22閱讀量:735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昔者仲尼與于蠟賓①,事畢,出游于觀②之上,喟③然而嘆。仲尼之嘆,蓋嘆魯也。言偃④在側(cè)曰:“君子何嘆?”孔子曰:“大道之行也,與三代之英⑤,丘未之逮也,而有志⑥焉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,選賢與⑦能,講信修睦。故人不獨(dú)親其親,不獨(dú)子其子,使老有所終,壯有所用,幼有所長,矜⑧寡孤獨(dú)廢疾者,皆有所養(yǎng);男有分,女有歸;貨惡其棄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;力惡其不出于身也,不必為己。是故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戶外而不閉,是謂大同?!?/p>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 ①蠟(zhà)賓:蠟祭的助祭者。蠟,古代的一種祭祀,在每年的十二月舉行,合祭百神。

        ②觀(guàn):也稱闕或者臺。

       ?、坂?kuì):嘆氣的樣子。

       ?、苎再龋嚎鬃拥牡茏?,字子游,春秋末期吳國人,為“孔門十哲”之一,與子夏、子張齊名,是孔子的著名弟子之一。

        ⑤英:才德出眾的人,這里指下文所說的禹、湯、文、武、成王、周公等。

        ⑥志:記載。

       ?、吲c(jǔ):通“舉”,舉薦。

       ?、囫?guān):通“鰥”,指喪妻或無。

        馬瑞光曰

        本章開始進(jìn)入《禮運(yùn)》篇,講“禮”的運(yùn)行規(guī)律,對何為大同,何為小康進(jìn)行了討論。

        “大道之行也,與三代之英,丘未之逮也,而有志焉”,大道在夏、商、周三代得到推行,孔子感慨自己沒趕上英明君王??鬃釉诖烁袊@以前,看到現(xiàn)在禮崩樂壞,對過往的向往油然而生。

        緊接著,孔子繼續(xù)講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為公,選賢與能,講信修睦”,大道推行的時(shí)候,天下是百姓公有的,不是一些人私有的,選擇賢能之人,推薦有才華的人作為領(lǐng)袖,講求誠信、修行、和睦,當(dāng)然社會(huì)就很安定和諧了。

        “是故謀閉而不興,盜竊亂賊而不作,故戶外而不閉,是謂大同”,和和氣氣,沒有陰謀、盜賊,門不閉戶,路不拾遺,這就是大同社會(huì)了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