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孔子侍坐于哀公。哀公曰:“敢問人道誰為大?”孔子愀然①作色而對曰: “君之及此言也,百姓之德也!固臣敢無辭而對。人道政為大?!惫唬骸案覇柡沃^為政?”孔子對曰:“政者,正也。君為正,則百姓從政矣。君之所為,百姓之所從也。君所不為,百姓何從?”公曰:“敢問為政如之何?”孔子對曰:“夫婦別,父子親,君臣嚴,三者正,則庶物從之矣?!惫唬骸肮讶穗m無似也,愿聞所以行三言之道,可得聞乎?”孔子對曰:“古之為政,愛人為大。所以治愛人,禮為大。所以治禮,敬為大。敬之至矣,大昏為大,大昏至矣。大昏既至,冕而親迎,親之也。親之也者,親之也。是故君子興敬為親,舍敬是遺親也。弗愛不親,弗敬不正。愛與敬,其政之本與!”公曰:“寡人愿有言。然冕而親迎,不已重乎?”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:“合二姓之好,以繼先圣之后,以為天地、宗廟、社稷之主,君何謂已重乎?”公曰:“寡人固。不固,焉得聞此言也?寡人欲問,不得其辭,請少進?!笨鬃釉唬骸疤斓夭缓?,萬物不生。大昏,萬世之嗣也,君何謂已重焉?”孔子遂言曰:“內以治宗廟之禮,足以配天地之神明;出以治直言之禮,足以立上下之敬。物恥足以振之,國恥足以興之。為政先禮,禮其政之本與?!笨鬃铀煅栽唬骸拔羧魍踔?,必敬其妻、子也,有道。妻也者,親之主也,敢不敬與?子也者,親之后也,敢不敬與?君子無不敬也。敬,身為大。身也者,親之枝也,敢不敬與?不能敬其身,是傷其親。傷其親,是傷其本;傷其本,枝從而亡。三者,百姓之象也。身以及身,子以及子,妃以及妃,君行此三者,則愾②乎天下矣,大王之道也。如此,則國家順矣?!?/p>
注釋
?、巽?qiǎo)然:肅然震動的樣子。
②愾(xì):滿。
馬瑞光曰
借用魯哀公與夫子的對話,闡述的是儒家的禮法與政治主張,教書匠的夫子也在教哀公,希望由此來影響這個社會。
“哀公問道:‘敢問人道誰為大?’”治理人的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?看來這是統(tǒng)治者都關心的問題。夫子答道:人道政為大。治理人最重要的是治政,治政又是什么呢?夫子接著講:“夫婦別,父子親,君臣嚴,三者正,則庶物從之矣?!睂嶋H上講的是倫理秩序,夫妻有別,父子親近,君臣有禮,這三方面正了,一切都正了,以說明孔子的上一句:政者,正也。君為正,則百姓從政矣。君之所為,百姓之所從也。君所不為,百姓何從?講的是上行下效,君王正了,百姓也就正了,君王的所作所為就是百姓榜樣。而這個正實際上就是倫理。
接著,夫子進行了總結,古之為政,愛人為大。所以治愛人,禮為大。所以治禮,敬為大。古時候治政,重要的就是愛人;要想愛人,最為重要的就是治禮;治禮最為重要的就是尊敬。進一步說明“君子興敬為親,舍敬是遺親也。弗愛不親,弗敬不正。愛與敬,其政之本與!”君子相互尊重也有親,沒有尊重也就沒有了親,沒有愛沒有親,沒有敬也就沒有了正,愛與敬這恰恰是治政的根本,以說明君王應該尊敬自己的妻兒。一直在強調治政的核心實際上是治禮,治禮的核心恰恰君王自己本身妻兒,愛自己的延伸是愛妻兒,愛妻兒的延伸才是愛百姓。
“身以及身,子以及子,妃以及妃,君行此三者,則愾乎天下矣,大王之道也。如此,則國家順矣”,只有尊重自身,尊重自己的兒子、妻子,才能尊重百姓、百姓的兒子及妻子,如此才能教化天下,國家也就昌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