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高宗肜日①,越有雊②雉。祖己曰:“惟先格王③,正厥事?!蹦擞?xùn)于王,曰: “惟天監(jiān)④下民,典厥義⑤。降年有永有不永,非天夭民,民中絕命。民有不若⑥ 德,不聽⑦罪,天既孚⑧命正厥德,乃曰其如臺⑨。嗚呼!王司敬民⑩,罔非天胤?,典祀無豐于昵??!?/p>
注釋
?、匐?róng)日:彤祭之日。彤,祭祀名,在祭祀第二天再次祭祀。
?、谠剑河?。雊(gòu):雉鳴。古人以為是變異之兆。
?、鄹裢酰褐付苏醯男乃肌8?,格正,猶今語端正。
④監(jiān):視,考察。
?、莸湄柿x:意即考察他是否按照道理行事。典,主。義,按照道理行事。
?、奕簦喉?。
⑦聽:服。
⑧孚:罰。
?、崛缗_:如何。臺,何。
?、馑荆鹤鳌八谩保?dāng)從。敬民:蓋指不要對人民過分盤剝。
?罔非天胤:意指人民也是天的后代,對人民過分盤剝便是違犯天意。天胤,天的后代。胤,后代。
?典:常。昵:通“禰”,父廟。古制,生曰父,死曰考,入廟曰昵。
馬瑞光曰
高宗也就是上文我們談到的武丁,在殷商朝代中是不可多得的明君。他即位時(shí)局面并不好,人民并不幸福。這段話是說明君不易,但我們還是一直堅(jiān)持著,告訴帝王如何成為明君,如此看,儒家之所以受到歷代統(tǒng)治者的喜歡,也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“惟先格王,正厥事”,首先要端正王的心,然后再端正祭典這樣的事情。正人正事先正己,這是帝王必須要明白的。如此,成為一個(gè)帝王并不容易,如果有這樣的上諫制度,并且有這樣的賢臣,當(dāng)然,帝王要有這樣的胸懷與膽魄,這些條件都具備,就是人民之幸了。
“惟天監(jiān)下民,典厥義”,上天監(jiān)督考察人民,主要是考察他是否按天理行事,所以不僅君要有德,民也要有德,否則會影響大家的壽命。這個(gè)壓力就大了,因?yàn)樯咸焓怯眠@種方式懲罰人們,讓人們不可“不若德”。
講了半天,還是要“正厥德”“典厥義”,端正自己的品德,按照天理行事,這才是根本?!巴跛揪疵?,罔非天胤”,帝王要敬人民,因?yàn)樗麄兌际巧咸斓暮蟠?,如此有德則國泰民安。
似乎這是我們很喜歡在企業(yè)中談文化,很多企業(yè)家也希望去探討思想的原因,因?yàn)檫@種商業(yè)土壤在歷史中比較缺乏的原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