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學筆記:學尚書·禮記》

      《尚書·禮記》文王世子(二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2-21閱讀量:1175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凡學①世子,及學士,必時。春夏學干戈②,秋冬學羽籥③,皆于東序。小樂正學干,大胥贊之;籥師學戈④,籥師丞贊之。胥鼓《南》⑤。春誦,夏弦,大師詔之。瞽宗⑥秋學禮,執(zhí)禮者詔之。冬讀《書》,典《書》者詔之。禮在瞽宗,《書》在上庠。

        凡祭與養(yǎng)老乞言⑦、合語⑧之禮,皆小樂正詔之于東序。大樂正學舞干戚,語說、命乞言,皆大樂正授數(shù),大司成論說在東序。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賹W(jiào):教育,教授,后作“教”。

       ?、诟筛辏何湮杷玫牡谰摺P∥栌酶筛?,大舞用干戚。

       ?、塾鸹a(yuè):舞器和樂具。

       ?、芨辏焊隇椤百摺弊帧?/p>

       ?、荨赌稀罚簶非?。

       ?、揞?gǔ)宗:商代對大學的稱謂,主要負責教授貴族子弟禮樂。

       ?、咂蜓裕涸诶险呙媲捌蚯笊蒲?。

        ⑧合語:指與君臣、父子、長幼之道相合的言辭。

        馬瑞光曰

        “凡學世子,及學士,必時”,要教育好世子、學士,一定有嚴格的內(nèi)容與時間安排。讀完后發(fā)現(xiàn)世子不好當,君王更不是普通人能干的,這么嚴格的培養(yǎng)制度,很多人就扛不過來。

        “春夏學干戈,秋冬學羽籥,皆于東序”,春夏學操持干戈的武舞,秋冬學習手拿雉羽和籥的文舞,學習地點在東序?!按赫b,夏弦,大師詔之”,春天吟詩,夏天練琴,都是大師來教。秋季適合學禮,冬季適合讀書,都是由不同的官員進行教授。真是沒有什么休息的時間,培養(yǎng)仁君也是系統(tǒng)工程。

        “凡祭與養(yǎng)老乞言、合語之禮,皆小樂正詔之于東序”,凡是與祭禮、養(yǎng)老有關事項,需要向老人請教,這方面的禮儀由小樂正教授,地點也在東序。小樂正負責教授君臣、父子、長幼的相關禮節(jié),教授內(nèi)容、標準、時間、地點都有詳細安排。這種安排既有趣,又無趣,更多的是為了維護統(tǒng)治,沒有創(chuàng)新突破,或者說更多的是按要求來的,沒有太大的自主空間。

        這樣看,生在帝王家也不完全是好事,既幸福,又悲慘,帝王人生是普通人生的放大版,人才的培養(yǎng)必須按照皇室要求來進行,有固定的規(guī)范。儒家思想主導下的國家體制似乎也是如此,強調(diào)依禮而行,定下執(zhí)行標準,變革常常是在被迫情況下進行的,目的實際上還是維持秩序,主動革新似乎缺乏可能性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