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學筆記:學尚書·禮記》

      《尚書·禮記》樂記(四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3-20閱讀量:376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樂由中出,禮自外作。樂由中出故靜,禮自外作故文①。大樂必易,大禮必簡。樂至則無怨,禮至則不爭。揖讓而治天下者,禮樂之謂也。暴民不作,諸侯賓服,兵革不試,五刑不用,百姓無患,天子不怒,如此則樂達矣。合父子之親,明長幼之序,以敬四海之內(nèi),天子如此,則禮行矣。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 ①文:威儀交錯。

        馬瑞光曰

        “樂由中出,禮自外作。樂由中出故靜,禮自外作故文”,樂是由內(nèi)心深處發(fā)出的,因為樂由內(nèi)心產(chǎn)生,所以可以讓人平靜,禮是從外部表現(xiàn)出來的,所以會表現(xiàn)出很多禮節(jié)與規(guī)則。內(nèi)外結(jié)合,基本上可以很大程度地塑造人了。

        “大樂必易,大禮必簡。樂至則無怨,禮至則不”,大樂一定是最平易近人的,大禮一定也是最簡單的,這往往是一種常態(tài)。大道至簡,施行樂教就讓人們不產(chǎn)生怨恨,施行禮教,人們就不會起紛爭。又上升到了國家治理的高度,行樂教與禮教,接下來就進行了詳細分析。

        “揖讓而治天下者,禮樂之謂也。暴民不作,諸侯賓服,兵革不試,五刑不用,百姓無患,天子不怒,如此則樂達矣”,靠謙讓治理天下,說的就是禮樂治理天下,百姓不違法犯罪,諸侯順心,戰(zhàn)爭不起,刑罰無需使用,百姓沒有什么憂患,天子也不專橫,如此用禮樂治國的目的也就達到了。接下來又講禮教對家庭的好處?!昂细缸又H,明長幼之序,以敬四海之內(nèi),天子如此,則禮行矣”,讓父子相親,明確長幼有序,尊敬之風就會在全國興起,尤其是天子帶頭,則禮能普及成風。上梁正,下梁才能正,禮樂二字既是人心,又是天道,既是家庭,又是天下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