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學(xué)筆記:學(xué)尚書·禮記》

      《尚書·周書》五十六章多方(一)

      更新時(shí)間:2025-01-04閱讀量:784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惟五月丁亥,王來自奄①,至于宗周②。

        周公曰:“王若曰:猷!告爾四國(guó)多方惟爾殷侯尹民③,我惟大降爾命,爾罔不知?!?/p>

        “洪惟圖④天之命,弗永寅念于祀⑤。惟帝降格⑥于夏,有夏誕厥逸⑦,不肯戚言⑧于民,乃大淫昏,不克終日勸于帝之迪⑨,乃爾攸聞。

        “厥圖帝之命,不克開于民之麗⑩,乃大降罰,崇亂有夏,因甲?于內(nèi)亂,不克靈承于旅?,罔丕惟進(jìn)之恭?,洪舒?于民。亦惟有夏之民叨懫日欽?,劓?割夏邑。天惟時(shí)求民主,乃大降顯休?命于成湯,刑殄?有夏。

        “惟天不畀純?,乃惟以爾多方之義民?,不克永于多享惟夏之恭?,多士大不克明保享于民?,乃胥?惟虐于民;至于百為?,大不克開?。

        “乃惟成湯克以爾多方簡(jiǎn)?,代夏作民主。慎厥麗?,乃勸?。厥民刑,用勸。以至于帝乙,罔不明德慎罰,亦克用勸。要囚?,殄戮多罪?,亦克用勸。開釋無辜?,亦克用勸。今至于爾辟?,弗克以爾多方享?天之命。嗚呼?!”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傺伲汗艊?guó)名。在今山東曲阜以東。

       ?、谧谥埽褐肝髦芏汲擎€京,在今陜西西安西南。

        ③四國(guó):指管、蔡、商、奄。這四國(guó)屢次發(fā)動(dòng)叛變,故放在句子的開始以示警告。多方:猶四方,指各地諸侯。惟:與,和。殷侯:指中夏諸侯。孫星衍說:“《釋言》云:‘殷,中也。’……言汝中夏諸侯?!币瘢褐卫沓济竦墓匍L(zhǎng)。尹,正。

        ④洪惟:即代惟,謂代替成王發(fā)布命令,是周公代替成王發(fā)布命令時(shí)常用的發(fā)端詞。圖:度。

       ?、菀壕?。祀:祭祀。

        ⑥格:格人,深通天命的人,此處指主持占卜的官員或賢能超眾的人。

       ?、哒Q:大。厥:其。逸:安逸,享受。

       ?、嗥菅裕褐赴参恐惖暮迷?。戚,憂。

        ⑨克:能夠。勸:勸勉。帝之迪:指上天開導(dǎo)的話。古人認(rèn)為這類事大都由格人傳達(dá)。迪,開導(dǎo)。

       ?、忾_:開釋,解除。麗:通“罹”,遭逢。 ?甲:通“狎”,習(xí)常。

        ?靈承于旅:意即能很好地承擔(dān)上天所賜的大命。靈,善。旅,祭上天之尸。“不克靈承于旅”的大意是說,不按照上天的意旨行事。

        ?罔:無。丕:不。惟:只。進(jìn):財(cái)?!柏柝┻M(jìn)之恭”的大意是無不竭力搜刮民財(cái)。

        ?洪:大。舒:通“荼”,毒害。

        ?民:指統(tǒng)治階層。叨:貪婪。懫:忿。欽:崇尚。

        ?劓:割鼻的刑罰。

        ?顯:光。休:美。

        ?刑殄:謂給予滅亡的懲罰。刑,謂懲罰。殄,滅絕,滅亡。

        ?不畀純:意即不給大福。省略中心詞。畀,給予。純,大。

        ?義民:即賢民,指夏的統(tǒng)治集團(tuán)中行為較好的官長(zhǎng)。

        ?“不克”句: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由于那些壞人為非作歹,好人們也受到牽連,不能永遠(yuǎn)保持夏朝給予的祿位。恭,通“供”,指所供之職位。

        ?“多士”句:意思是說,臣子們不努力為百姓造福。明,勤勉。保,安。

        ?胥:通“與”,相與,皆。

        ?百為:意即無所不為。百,言其多。

        ?大不克開:意言不能把人們從痛苦中解脫出來。開,開釋,解脫。這一段話是倒裝,開始兩句說的是結(jié)果,后面幾句說的是原因。順讀之,應(yīng)為:“多士大不克明保享于民,乃胥惟虐于民,至于百為,大不克開,惟天不畀純,乃惟以爾多方之義民,不克永于多享惟夏之恭。”

        ?克:能夠。爾多方:謂你們四方諸侯。簡(jiǎn):擇,意即為四方諸侯所選擇、所擁戴。

        ?慎厥麗:句子有省略,順承前后文,這句大意應(yīng)是:謹(jǐn)慎地把人們從災(zāi)難中解脫出來。慎,謹(jǐn)。厥,其,指人民。麗,通“罹”,遭逢。

        ?乃勸:是為了勉勵(lì)。乃,是,為。勸,勉勵(lì)。

        ?要囚:細(xì)察獄辭。詳見《康誥》注。

        ?殄:滅絕。戮:殺。多罪:指多罪的人,省中心詞。

        ?開釋:開脫。無辜:無罪。辜,罪。

        ?爾:你們。辟:君主,指諸侯。

        ?以:率領(lǐng)。享:承受,意謂由于殷紂作惡多端,使你們受到牽連。

        ?嗚呼:嘆詞,放在句末,表示惋惜。

        馬瑞光曰

        敬天愛民自然是好君主,問題是敬天愛民是為了穩(wěn)定自己的統(tǒng)治,目的就不純粹了。這是《尚書》一直的出發(fā)點(diǎn),它是一本教人如何做帝王的書,并非一本講如何服務(wù)老百姓的書籍。后世之人批判性學(xué)習(xí),也能挖掘出為人、治企的智慧。

        “王若曰:猷!告爾四國(guó)多方惟爾殷侯尹民,我惟大降爾命,爾罔不知”,成王講:告訴四方諸侯及百官,接下來要傳達(dá)天命,大家可不能不認(rèn)真聽。接下來講出了商為何代夏,以及周為何代商,二者基本上是一個(gè)道理,以證明目前周代商合乎天理。當(dāng)然,目的是讓殷商遺民服從管理,服從周的統(tǒng)治。

        “天惟時(shí)求民主,乃大降顯休命于成湯,刑殄有夏”,上天就找了能為民做主的商湯,授其天命,于是就有了商滅夏,商朝得以建立。

        最后總結(jié)道:“今至于爾辟,弗克以爾多方享天之命”,紂王登基后,不能夠敬天愛民,反而涂炭生靈,逆天而行,所以上天也就以周代商,這和以商代夏是一個(gè)道理。如此證明周王朝代表天意,商殷遺民當(dāng)然應(yīng)該服從周王朝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