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時甲子昧爽②,王朝至于商郊③牧野,乃誓。王左杖黃鉞④,右秉白旄以麾⑤,曰:“逖⑥矣,西土之人!”王曰:“嗟!我友邦冢君,御事⑦:司徒、司馬、司空⑧、亞旅、師氏⑨、千夫長、百夫長⑩,及庸?、蜀?、羌?、髳?、微?、盧?、彭?、濮?人。稱爾?戈,比爾干?,立爾矛,予其誓?!?/p>
王曰:“古人有言曰:‘牝雞無晨?;牝雞之晨,惟家之索??!裆掏跏芪D?言是用,昏棄厥肆祀,弗答?;昏棄厥遺王父母弟,不迪?;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?,是崇是長?,是信是使?,是以為大夫卿士,俾?暴虐于百姓,以奸宄于商邑。今予發(fā)?,惟恭行天之罰。今日之事,不愆?于六步、七步,乃止齊?焉。夫子勖?哉!不愆于四伐?、五伐、六伐、七伐,乃止齊焉。勖哉夫子!尚桓桓?,如虎如貔?,如熊如羆?,于商郊。弗迓克奔,以役西土?,勖哉夫子!爾所?弗勖,其于爾躬有戮?!”
注釋
①《牧誓》:周武王伐紂,在與紂王決戰(zhàn)前的誓師辭。牧指牧野,在商朝都城朝歌(今河南淇縣)以南七十里。這次決戰(zhàn)以周武王大勝、商朝覆滅告終。在這篇誓詞中,周武王勉勵軍士和助戰(zhàn)的諸侯勇往直前。
?、诩鬃樱杭鬃尤?。按周歷計算,這一天是周武王即位后第十三年的二月五日。昧爽:太陽沒有出來的時候,黎明時刻。
?、弁酰褐钢芪渫?。朝:早晨。商郊:商朝都城朝歌的遠郊,按照古時距離王城五十里為遠郊。
④杖:拿著。黃鉞(yuè):銅制大斧。
?、荼撼帧w猓和皳]”,指揮。
?、掊?tì):遠。
?、呲?zhǒng):大。冢君:對邦國君主的尊稱。御事:對于辦理政務的大臣的泛稱。
?、嗨就健⑺抉R、司空:古代官名。司徒管理臣民內(nèi)務,司馬管理軍隊,司空管理國土。
?、醽喡茫汗倜洗蠓?。師氏:官名,中大夫。
?、馇Х蜷L:官名,師帥。百夫長:官名,旅帥。
?庸:西南方諸侯國,在今天湖北房縣境內(nèi)。
?蜀:西南方諸侯國,在今天四川西部。
?羌:西南方諸侯國,在今天甘肅東南。
?髳(máo):西南方諸侯國,約在今甘肅境內(nèi)。
?微:西南方諸侯國,在今天陜西眉縣境內(nèi)。
?盧:西南方諸侯國,在今天湖北南漳境內(nèi)。
?彭:西南方諸侯國,在今天甘肅鎮(zhèn)原東。
?濮:西南方諸侯國,在今天湖北鄖陽與河南鄧州之間。
?稱:舉起。爾:你們。
?比:按照次序排列好。干:盾牌。
?牝(pìn)雞:母雞。晨:這里指早晨鳴叫。
?索:盡,空,衰落。
?婦:指妲已。
?昏棄:輕蔑,輕視。肆:祭祀祖先的祭名。答:問。
?迪:用,進用。
?逋(bū)逃:逃亡。
?崇:尊重。長:恭敬。
?信:信任。使:使用。
?俾(bǐ):使。
?發(fā):周武王的名字,武王姓姬。
?愆:超過。
?止齊:意思是整頓隊伍。
?夫子:對人的尊稱,這里指將士。勖(xù):勉力,努力。
?伐:刺殺,一擊一刺叫作一伐。
?桓桓:威武的樣子。
?貔:豹一類的猛獸。
?羆(pí):一種大熊。
?迓(yà):御,意思是禁止。役:幫助。西土:指周國。
?所:如果。
?躬:自身。戮:殺。
馬瑞光曰
這是周武王伐紂最后決戰(zhàn)前的誓詞,在商朝都城朝歌以南七十里的牧野進行的。最終武王大勝,殷王朝覆滅。兩軍相戰(zhàn),為了鼓舞士氣,一般都會有這種安排。無外乎講的是自己多么正義,敵人多么不得人心,冒犯天意,為了拯救天下,自己是順天意而為之。也就是我們講的出師有名,搶占道德制高點。本來是利益問題,不同價值觀的問題,但一般會找到一種道義上的支撐——順天意而為之,這樣讓軍隊與人民覺得取勝是理所當然的,實際上就是一種出師有名的應用罷了。
“古人有言曰:‘牝雞無晨’”,古人講,母雞打鳴是不祥之兆。這基本上否定了目前商紂王的治理前提——“天意”,現(xiàn)在要改朝換代了,這是上天的旨意。同時進一步指出三個問題:“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,昏棄厥肆祀”,商王受婦人讒言,拋棄祖制;“昏棄厥遺王父母弟”,昏庸而不用同族兄弟;“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,是崇是長,是信是使,是以為大夫卿士,俾暴虐于百姓,以奸宄于商邑”,重用許多逃亡的罪人,他們當然會殘暴地對待百姓,破壞國家法度。有這三點,基本上這個國家就壞透了,討伐之當然是應天意,順民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