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學筆記:學尚書·禮記》

      《尚書·禮記》學記(六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3-12閱讀量:397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大學之教也,時教必有正業(yè),退息必有居學。不學操縵①,不能安弦;不學博依,不能安《詩》;不學雜服②,不能安禮;不興③其藝,不能樂學。故君子之于學也,藏焉,修焉,息焉,游焉。夫然,故安其學而親其師,樂其友而信其道,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。《兌命》曰:“敬,孫,務,時,敏,厥修乃來?!逼浯酥^乎!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倏z(màn):琴弦。

       ?、诜菏隆?/p>

       ?、叟d:喜歡。

        馬瑞光曰

        “大學之教也,時教必有正業(yè),退息必有居學”,大學教的課程必須是正業(yè),也就是先王的經(jīng)典,休息的時候還要在居住的地方學習。很努力的樣子,這樣學得可能更加深刻。

        “故君子之于學也,藏焉,修焉,息焉,游焉”,君子對于學習一定要有志向,不斷進取,即使休息、游玩的時候也不忘記刻苦攻讀。實際上最重要的是志向與夢想,如果從小在心靈中種下夢想的種子,相當于裝了一個發(fā)動機,會自己運轉(zhuǎn),自我充電,會去努力奮斗,不斷精進,否則只是一個電燈泡,等著別人充電。夢想的植入才是根本。

        “故安其學而親其師,樂其友而信其道,是以雖離師輔而不反”,只有這樣才能安心學習,親近師長,與別人交朋友,信奉所學之理,即使離開了師長也會按照這樣的道行事。還是束縛多了些,道理多了些,也算一種風格吧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