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學筆記:學尚書·禮記》

      《尚書·禮記》樂記(一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3-19閱讀量:478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音①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人心之動,物使之然也。感于物而動,故形于聲。聲相應(yīng),故生變。變成方②,謂之音。比音而樂之,及干戚羽旄謂之樂。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僖簦呵{(diào),《樂記》中,“音”與“聲”“樂”相對,鄭玄將宮、商、角、徵、羽五音相雜調(diào)和稱為音,單出稱為聲。

       ?、诔煞剑呵{(diào)。

        馬瑞光曰

        接下來進入《樂記》部分,主要談音樂對于人的情感、意志方面的影響。音樂對人類的思想、情感影響深遠,尤其音樂在情感塑造、磨煉意志方面的影響更是深遠。

        “音之起,由人心生也。人心之動,物使之然也”,音的興起,是從人心中生發(fā)出來的,人心的動,是外界事物影響的結(jié)果??隙ǖ氖牵魰绊懙饺诵牡牟▌?,而人的心動也會影響到音的產(chǎn)生。萬物會觸動人心,人心生出“音” 似乎是如此道理。問題是一樣的事物在同一個人心里會產(chǎn)生不同的結(jié)果,如此也可以證明人心對萬物還是有很大影響的。這個問題在東西方哲學流派中各有講法,音由心生也似乎是一種觀點。

        “感于物而動,故形于聲。聲相應(yīng),故生變。變成方,謂之音”,受到外界影響,心生動,不同的心理狀態(tài)能用聲表達出來;不同的聲相互應(yīng)和,產(chǎn)生變化,就成了音??偨Y(jié)起來就是,外界影響人心,人心產(chǎn)生“聲”,聲聲相和成為音,音是內(nèi)心對外界加工的結(jié)果。

        “比音而樂之,及干戚羽旄謂之樂”,把音進行各種排列,配上樂器的演奏,再手持干、戚、羽、旄跳舞,就稱作“樂”了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