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莊子》外篇·在宥(四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6-10閱讀量:323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故君子不得已而臨蒞天下,莫若無為。無為也,而后安其性命之情。 故貴以身于為天下,則可以托天下;愛以身于為天下,則可以寄天下。故君子茍能無解其五藏,無擢其聰明,尸居① 而龍見,淵默而雷聲,神動而天隨,從容無為,而萬物炊累焉。吾又何暇治天下哉!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偈樱杭湃徊粍拥臉幼印?/p>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“故君子不得已而蒞臨天下,莫若無為。”強調的還是無為才是治理國家的大道,這樣推理下去, “從容無為,而萬物炊累焉。吾又何暇治天下哉!”從容無為,萬物自然而然,像炊煙一樣,萬物和諧,根本不需要治理的。

        自然而然難道就會順其自然?就會向善?這也可能是大家未必認同的,現(xiàn)實生活中,自然而然的惡往往會帶來很大的傷害,雖然也可能被度化,但付出的成本卻是極其高昂。當然嚴刑峻法也未必可以帶來善,甚至產(chǎn)生了新一輪的麻煩,按下葫蘆起來瓢,問題在于認為生命短暫的眾人選擇了按下葫蘆,瓢的事情就交給自己未必看到的后來人了。

        生命的意義,生與死的界定當緊密相關,老莊認為生死本一物,是生命的不同階段也就正常不過了,這也是我們的死穴,坐個飛機都怕得要死,還講什么生和死本一物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