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罔兩①問景曰: “曩② 子行,今子止;曩子坐,今子起。何其無特操與?”景曰:“吾有待而然者邪?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?吾待蛇蚹③ 蜩翼邪?惡識所以然?惡識所以不然?”
注釋
①罔兩:影子之外的微陰。
?、陉?nǎng):以往,從前。
③蚹(fù):蛇肚腹下的橫鱗。
老馬釋途
“惡識所以然?惡識所以不然?”影子說:“我哪里明白發(fā)生現(xiàn)在這樣的事情的原因是什么,哪里知道不發(fā)生這樣的事情,原因又是什么?”講白了就是不可知論。
一步步地說明人的渺小,大道的深奧,倡導敬畏、無為。所有的事情都是那個事兒,齊物,也就是道,沒有什么特別之處,沒有什么區(qū)別,只是大家的角度不同而已。
我發(fā)現(xiàn)共識很重要,以為掌握大道的人基本上很難改變,道不同不足為謀,道同又是件很難的事,所以人的選擇就很重要了。同頻了事半功倍,否則就是雞同鴨講。
而這種選擇又不可被個人喜好所左右,否則將會迷了雙眼,選擇也是錯誤的,故而還是修煉的問題。曾經研究曾國藩的冰鑒識人,遺憾的是功力未夠,也不是方法問題,是好惡的問題。結果往往是喜歡更改了本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