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經(jīng)》上篇·道經(jīng)(三十二章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4-12-13閱讀量:507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道常無名,樸①雖?、?,天下莫能臣。侯王若能守之,萬物將自賓③。

        天地相合,以降甘露,民莫之令而自均。

        始制有名。名亦既有,夫亦將知止。知止,可以不殆。譬道之在天下,猶川谷之于江海。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贅悖嘿|(zhì)樸,形容“道”的原始狀態(tài)。

       ?、谛。弘[微,形容“道”隱而不見。

       ?、圪e:臣服。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老子進(jìn)一步來描述什么是道,道的價值與意義?!暗莱o名,樸雖小, 天下莫能臣?!薄暗馈睕]有名稱,但它一直處于比較樸素的狀態(tài),雖然不能看到,隱微,天下沒有什么能使它臣服。

        進(jìn)一步講述了道的根本性與本體性,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。

        “譬道之在天下,猶川谷之于江海?!本瓦M(jìn)一步講清楚,道與天下的關(guān)系,就像溪水河流與江海的關(guān)系一樣,最終會歸于江海,一切的根源為道。

        老子總是擔(dān)心大家對“道”的認(rèn)知不夠,于是進(jìn)一步講述和說明,總而言之,道為本源,可解釋一切,順其自然即為尊重天道。

        我們從哪里來,我們是誰,我們到哪里去,無一例外大家都在探討這三個問題,這也幾乎不分東方與西方。殊途同歸,找本源是共通的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