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夫藏舟于壑①,藏山于澤,謂之固矣!然而夜半有力者負之而走,昧② 者不知也。藏小大有宜,猶有所遯③。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,是恒物之大情也。特犯人之形而猶喜之。若人之形者,萬化而未始有極也, 其為樂可勝④計邪?故圣人將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。善妖善老,善始善終,人猶效之,又況萬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!
注釋
?、氽郑荷钌畹纳焦?。
②昧:通“寐”,睡覺。
?、圻q(dùn):“遁”字的異體,逃脫、丟失。
?、軇?shēng):禁得起。
老馬釋途
“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遯,是恒物之大情也?!奔偃绨烟煜虏卦谔煜吕锞筒粫G失,這就是事物普遍的道理,實際上講的就是“道”。
“故圣人將游于物之所不得遯而皆存”,所以圣人會生活在各種事物都不會遺失的環(huán)境里,同一切共存亡,如此,圣人得道,得道即為圣人。圣人是道,道也是圣人。
如此看來,成為圣人實際上就是不普遍的人了,應該已脫離了普通人的低級趣味,換句話講,可能也就沒有了人們所講的人情味兒、生活味兒了。問題是,這是否是我們的追求呢?如果不如此,痛苦也就自然而然伴隨而來。
要人情味兒,要開心幸福,就要同時承受痛苦、苦難,如果沒有痛苦了,也就沒有快樂了,也就無所謂快樂和痛苦了,那么我們也就成為圣人了。
可以肯定的是,大部分人并不希望成為圣人,只是希望趨利避害,這應該也是莊子郁悶的地方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