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莊子》內篇·逍遙游(一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1-14閱讀量:519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北冥①有魚,其名為鯤。鯤之大,不知其幾千里也?;鵀轼B,其名為鵬。鵬之背,不知其幾千里也。怒而飛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鳥也,海運則將徙于南冥。南冥者,天池也。

        《齊諧》者,志怪者也?!吨C》之言曰:“鵬之徙于南冥也,水擊三千里,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?!币榜R也,塵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

        天之蒼蒼,其正色邪?其遠而無所至極邪?其視下也,亦若是則已矣。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仝ぃ汉5囊馑??!氨壁ぁ保褪潜狈降拇蠛?。傳說北海無邊無際,水深而黑。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開篇《逍遙游》,感受到了老子的逍遙、瀟灑、超脫,超越萬事萬物;帶來了浪漫主義,也帶來了逃避主義;帶來了文學價值,也帶來了哲學思想。這些可能也是莊子始料未及的。

        “水擊三千里,扶搖直上九萬里”的氣概讓很多人產生了共鳴,在戰(zhàn)國那個紛亂的年代,算是到了精神的棲息地。

        北海中有一種魚叫鯤,大到不知道有幾千里長,化為鳥,稱為鵬。鵬背廣闊,大得也不知道有幾千里寬,振翅而飛,翅膀像天邊之云,飛到南方棲息,南海像一個天然的大池。

        鯤鵬之志,天地之大,格局之大,莊子思想的高度也就頓然展現了。 文筆流暢,蕩氣回腸,水擊三千里,扶搖直上九萬里,恢弘大氣,志在天地。倘如此,人世間的疾苦也算不了什么。這樣仰望星空,自然心胸開闊,睡得踏實,看得遙遠。

        “野馬也,塵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?!毕褚榜R奔騰一樣的霧氣,陽光下的塵埃,都是萬物相互吹拂的結果。一派自然景象,盡顯詩情畫意。 接著反問道:“天之蒼蒼,其正色邪?”天空蒼蒼是它的真正顏色嗎?還是因為高遠所以沒有辦法看清盡頭?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。 “其視下也,亦若是則已矣?!睆纳贤驴?,大概也是這個樣子吧。

        人是萬物的尺度,莊子的鯤鵬直上九萬里,透露了超凡的視角,人顯得如此渺小,令人深思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