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莊子》內(nèi)篇·大宗師(九)

      更新時(shí)間:2025-03-05閱讀量:391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南伯子葵曰:“子獨(dú)惡乎聞之?”曰:“聞諸副墨之子,副墨之子聞諸洛誦之孫,洛誦之孫聞之瞻明,瞻明聞之聶許,聶許聞之需役,需役聞之於謳,於謳聞之玄冥,玄冥聞之參寥,參寥聞之疑始?!?/p>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南伯子葵的這一段問話,基本上把修煉得道的學(xué)習(xí)過程描述出來了, 邏輯非常清晰。

        “聞諸副墨之子”,首先從文字獲得,文字又從“洛誦”獲得,從話語、言語處獲得;言語又從“瞻明”處獲得,也就是眼見為實(shí);而“眼見”又是從“聶許”,也就是耳聞處得到;耳聞?dòng)謴摹靶枰邸保簿褪菍?shí)踐中獲得;實(shí)踐又來源于“於謳”,也就是吟詠、傳誦而來;傳誦來源于 “玄冥” “參寥”,疑始空曠、靜默、本源。講了半天,一切來源于本源, 這也就把得道的細(xì)節(jié)理出來了。

        講實(shí)話,道還是未可知,只是覺得修心到本源即可,而這個(gè)本源本身就是爭論點(diǎn),也就產(chǎn)生各個(gè)門派了。

        所有的不同也是從本源開始的,“非常道”的“道”也就注定是玄學(xué), 非要那么具體,也就難免謬誤頻出了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