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莊子》內(nèi)篇·大宗師(十一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3-06閱讀量:365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俄而子輿有病,子祀往問之。曰: “偉哉,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!”曲僂①發(fā)背,上有五管②,頤③隱于齊,肩高于頂,句贅④ 指天。陰陽之氣有沴⑤,其心閑而無事,跰 ⑥而鑒于井,曰:“嗟乎!夫造物者又將以予為此拘拘也!”

        子祀曰:“女惡之乎?”曰:“亡,予何惡!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, 予因以求時夜;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,予因以求鸮炙;浸假⑦ 而化予之尻以為輪,以神為馬,予因以乘之,豈更⑧ 駕哉!且夫得者,時也;失者,順也。安時而處順,哀樂不能入也,此古之所謂縣⑨ 解也。而不能自解者,物有結(jié)之。且夫物不勝天久矣,吾又何惡焉!”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 ①曲僂(lóu):彎腰。

        ②五管:五臟的穴口。

        ③頤(yí):下巴。

       ?、芫滟槪侯i椎隆起狀如贅瘤。

       ?、輿l(lì):陰陽之氣不和而生出的災(zāi)害。

       ?、捋M(pián xiān):走路蹣跚的樣子。

       ?、呓伲杭偈?。

       ?、喔?gēng):更換。

       ?、峥h(xuán):通“懸”,懸掛。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舉了兩個例子,看透生死的問題也就不糾結(jié)了。 “且夫得者,時也;失者,順也?!鄙鼇砼c去都是正常現(xiàn)象,不必那么多情緒。

        我們在生活中看到的情況是,大部分人連基本的自我認(rèn)知都不清晰, 何況生死如此大事。所以一直在想莊子的思想為何沒有讓大部分人領(lǐng)會呢?或者講只能是高處不勝寒的圣人之學(xué),是為領(lǐng)袖們服務(wù)的,眾生似乎只能糊涂下去了。就像達(dá)克效應(yīng)所描述的,絕大部分人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,又何來看淡生死問題。這中間的路徑似乎西方的科學(xué)一直在試圖打通,我們似乎在這方面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步驟。

        “安時而處順,哀樂不能入也?!表樒渥匀唬簿筒粫幌才匪绊懥?,如此圣人中國歷史上也很少見,這是否值得我們反思?如何讓更多人走上正確的路徑,應(yīng)該是我們需要探討的。實際上市場經(jīng)濟(jì)加上利他的價值創(chuàng)造,為自己也為別人,為別人也為自己,這樣的機制應(yīng)該是一種選擇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