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經(jīng)》下篇·德經(jīng)(六十二章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1-02閱讀量:498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道者,萬物之奧①,善人之寶,不善人之所保②。

        美言可以市尊③,美行可以加人④。人之不善,何棄之有?故立天子, 置三公,雖有拱璧⑤以先駟馬⑥,不如坐進此道。

       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?不曰:求以得?有罪以免邪?故為天下貴。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 ①奧:主宰。

        ②所保:保存的東西。

        ③市尊:博取尊敬。市,交易。

       ?、芗尤耍阂娭赜谌耍苋俗鹬?。加,重。

       ?、莨拌担弘p手捧著玉璧。

       ?、揆嗰R:四匹馬拉的車。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繼續(xù)談及道的美好與博大,認(rèn)為道一視同仁,不管你是君主還是百姓,好人還是壞人。如此,老子并不認(rèn)為人之初本善,也承認(rèn)有壞人。

        “道者,萬物之奧,善人之寶,不善人之所保。”道是萬物的主宰,繼續(xù)強調(diào)這一點,道是善良的人的法寶,不善良的人也想依靠道保護自己。 也就是講善人與不善人是同時存在的,不善良的人遭患逢急,也要悔過求道。

        “美言可以市尊,美行可以加人?!边M一步解釋上一句的觀點:好聽的言辭可以獲得別人的尊重,高尚的行為也可以讓別人尊重。 “人之不善, 何棄之有?”即使是不善良的人,又怎能舍棄道呢?“故立天子,置三公, 雖有拱璧以先駟馬,不如坐進此道。”什么設(shè)立天子呀,設(shè)置三公呀,并讓這些人坐到車上,捧上珠寶玉璧呀,還不如坐下來一起探討大道的意義。

        “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?不曰:求以得?有罪以免邪?故為天下貴?!?重視道、探求道,得到它可以免除罪過,所以大家都重視它??偠灾?, 道為一切,一切循道。

        如果世界真是這樣的話,也就簡單了,問題是我道非你道,大家都有自己的道,也就各行其是了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