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民之饑,以其上食稅之多,是以饑。
民之難治,以其上有為,是以難治。
民之輕死①,以其上求生之厚,是以輕死。
夫唯無以生為者,是賢②于貴生③。
注釋
?、佥p死:看輕生死,不怕死。
?、谫t:勝過,超過。
?、圪F生:厚養(yǎng)生命,重視生命。
老馬釋途
這一章是老子告誡君主什么是為君之道,如何治理國家。言傳不如身教,自己的行為和治理方針是關(guān)鍵。當(dāng)然,最好的境界依然延續(xù)了無為而治的思想。
“民之饑,以其上食稅之多,是以饑?!比嗣耩囸I,是因為稅賦太多, 所以才造成“饑”。
“民之難治,以其上有為,是以難治。”人民難以治理、管理,是因為居上位者強作妄為,暗指應(yīng)該無為而治。
“民之輕死,以其上求生之厚,是以輕死?!崩习傩蛰p視生命,是因為居上者求奢而搜刮百姓,忽視人民的生命,所以老百姓也就敢于冒死犯上,當(dāng)然也就沒有什么可以畏懼的了。一旦如此,實際上君王統(tǒng)治老百姓的基礎(chǔ)也就消失了。
“夫唯無以生為者,是賢于貴生?!敝挥袩o為而治的君主,才比那些厚養(yǎng)有為的君主更加賢明,才是恰當(dāng)?shù)闹卫碚摺?/p>
老子認(rèn)為君王需要無為,這樣老百姓也會無為,這樣的模式是最好的治理模式,這實際上也是很多人希望的。問題是這太過相信人性的善性了,這本身就是一個愿望。當(dāng)然,也會受到法家的嚴(yán)厲批判。未來誰主沉浮,一直到今天仍然在爭論不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