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顏回問仲尼曰: “孟孫才①,其母死,哭泣無涕,中心不戚,居喪不哀。無是三者,以善處喪蓋魯國,固有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?回壹怪之?!?/p>
仲尼曰:“夫孟孫氏盡之矣,進于知矣,唯簡之而不得,夫已有所簡矣。孟孫氏不知所以生,不知所以死。不知就② 先,不知就后。若化為物, 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!且方將化,惡知不化哉?方將不化,惡知已化哉?吾特與汝,其夢未始覺者邪!且彼有駭形③而無損心,有旦宅④ 而無情死。孟孫氏特覺,人哭亦哭,是自其所以乃⑤。且也相與 ‘吾之’耳矣, 庸詎知吾所謂 ‘吾之’乎?且汝夢為鳥而厲乎天,夢為魚而沒于淵。不識今之言者,其覺者乎?其夢者乎?造適不及笑,獻笑不及排,安排而去化,乃入于寥天一?!?/p>
注釋
?、倜蠈O才:人名,復(fù)姓孟孫。
?、诰停黑吔非?。
③駭形:指人死之后形體必有驚人的改變。
?、艿┱和ā扳蜻濉?,驚懼的樣子。
?、菽耍喝绱?。
老馬釋途
通過孔子與顏回的對話,繼續(xù)談生與死的問題。顏回發(fā)現(xiàn)孟孫才的母親去世了,他卻沒有眼淚,就這種情況問孔子,并且認(rèn)為孟孫才“固有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”,也就是名不符實。
孔子認(rèn)為“唯簡之而不得,夫已有所簡矣”。人們都想簡化喪禮,并且孟孫才做到了,而且做得很好,真正認(rèn)識到了生死本為一物的不同階段而已?!霸爝m不及笑,獻笑不及排?!狈浅i_心來不及笑出來,發(fā)出笑聲還來不及消除?!鞍才哦セ巳胗诹忍煲??!表樒渥匀弧⑸栏?,便進入到虛空的天道了,也就得道了,如此也就是大為了。
看透生死、順其自然,也就得道了。生死關(guān)頭還能談笑風(fēng)生,應(yīng)該就是得道了吧。
成年人越來越充滿幽默感,越來越能接受很多以前不能接受的東西, 這是靠近天命,準(zhǔn)備得道的表現(xiàn),還是喪失斗志的放棄呢?莊子認(rèn)為放棄才是大道,無為才是有為,生死本就是一回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