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經(jīng)》下篇·德經(jīng)(四十三章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4-12-20閱讀量:386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天下之至柔,馳騁①天下之至堅。無有入無間。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。 不言之教,無為之益,天下希②及之。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亳Y騁:奔馳,縱橫自如,這里是使動用法,指驅(qū)使。

        ②希:稀少。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進(jìn)一步描述“道”的內(nèi)容,可以講是路徑了,只是還不太容易具體化,所以用綱領(lǐng)來描述更為準(zhǔn)確。

        “天下之至柔,馳騁天下之至堅。”即以柔克堅,最為柔弱的東西,往往能在最為堅硬的事物上自由馳騁,比如至柔之水,滴水穿石,仍是樸素的辯證法?!盁o有入無間”,無形的東西,可穿透沒有任何間隙的物體,無形馭有形?!拔崾且灾獰o為之有益”,我認(rèn)識到了“無為”是有好處的,有價值的,“無為”就是“大為”,一脈相承,是無為而為的思想。

        最后總結(jié)道:“不言之教,無為之益,天下希及之”,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并做到不用語言的教育,無為而為的好處,換句話說,做到的應(yīng)為圣人、杰出的人。如果再展開描述,正確的順序應(yīng)該是從無為到有為,最后又從有為到無為,應(yīng)該是個循環(huán)。有為到一定程度即是無為,并非無所作為的無為,真正無所作為的無為也就是出世了。如果入世的話,通過規(guī)范、制度的建設(shè),應(yīng)是有為。最后形成對人、組織的驅(qū)動,進(jìn)而自動自發(fā),順其自然,也就無為了。這樣實則是最好的無為。

        老子給的終點應(yīng)該沒什么問題,只是很多人當(dāng)作起點了,僅供參考, 一家之言,妄談而已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