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莊子》內(nèi)篇·齊物論(一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1-18閱讀量:449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南郭子綦①隱機而坐,仰天而噓,荅焉② 似喪其耦。顏成子游③ 立侍乎前,曰:“何居乎?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?今之隱機者, 非昔之隱機者④也?!?/p>

        子綦曰:“偃,不亦善乎,而⑤問之也!今者吾喪我,汝知之乎?汝聞人籟⑥而未聞地籟,汝聞地籟而未聞天籟夫!”子游曰:“敢問其方。”

        子綦曰:“夫大塊噫氣,其名為風,是唯無作,作則萬竅怒呺,而獨不聞之翏翏乎?山林之畏佳,大木百圍之竅穴,似鼻,似口,似耳,似枅,似圈,似臼,似洼者,似污者。激者, 者,叱者,吸者,叫者, 者,宎者,咬者,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。泠風則小和,飄風則大和,厲風濟則眾竅為虛。而獨不見之調(diào)調(diào)之刁刁⑦乎?”

        子游曰:“地籟則眾竅是已,人籟則比⑧竹是已,敢問天籟?”子綦曰: “夫吹萬不同,而使其自己也。咸其自取,怒者其誰邪?”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倌瞎郁?qí):楚人,居住南郭,故名南郭子綦。

       ?、谇E(tà)焉:亦作“嗒焉”,離形去智的樣子。

        ③顏成子游:子綦的學生,姓顏成名偃,子游為字,故名顏成子游。

        ④ “今之隱機者”與“昔之隱機者”實指一人,即南郭子綦。

       ?、荻耗?,人稱代詞。

       ?、藁[(lài):簫,古代的一種管狀樂器。

       ?、哒{(diào)調(diào)、刁刁:指風吹樹木晃動搖曳的樣子。

        ⑧比:合并。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《莊子》的《齊物論》篇章認為萬物表面不同,千差萬別,但從根本上講是一回事。萬物是歸一的,稱之為齊物。所有的看法、觀點表面上不同,各有主張,實際上沒有什么不同,根本上講也是歸一的,稱之為齊論。這就難怪大家都是盲人摸象,講的都有道理,但只是談象的不同部分而已,如此真理也就是唯一的了。

        開篇是南郭子綦和學生的一段對話,講到了天籟、地籟、人籟。認為人籟就是樂器發(fā)出的聲音,地籟就是大地發(fā)出的聲音,天籟是控制聲音的。也就是講各有不同,又是統(tǒng)一的。

        如此,面對同樣的情況,人們會有不同的感悟與道理,這也是爭議的由來。

        實際上好像每個人都沒什么謬誤,只是看事物的角度不同罷了,如果能換一下角度,結(jié)果也就不同了。

        世界本是自己眼中的世界,而世界本身就是世界自己。如此看來,古往今來的爭論顯得有些無聊,順其自然即可。問題是渺小的我們,想要了解宇宙萬物的奧妙,甚至希望掌控它們,這樣只能徒增煩惱了。這里說的又是無為,但人性實在不甘,暫且放一放吧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