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經(jīng)》上篇·道經(jīng)(二十三章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4-12-09閱讀量:524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希言①自然。故飄風(fēng)② 不終朝,驟雨③ 不終日。孰為此者?天地。天地尚不能久,而況于人乎?

        故從事于道者,同于道;德者,同于德;失④ 者,同于失。同于道者, 道亦樂得之;同于德者,德亦樂得之;同于失者,失亦樂得之。

        (信不足焉,有不信焉。⑤)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 ①希言:少說話。這里指統(tǒng)治者盡量少發(fā)號施令,盡量與民休息。

       ?、陲h風(fēng):大風(fēng),強風(fēng)。

        ③驟雨:大雨,暴雨。

       ?、苁В菏У阑蛘呤У隆?/p>

       ?、?“信不足”句:這兩句與前文不合,而且十七章已出現(xiàn)過,疑原資料有誤。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“希言自然”,少言寡語,這樣才合乎大道,順其自然?!肮曙h風(fēng)不終朝,驟雨不終日”,也就是講大風(fēng)不會持久,暴雨也不會終日如此。也就是告誡我們,平平淡淡才是真,才可長久,才是大道。極端與極致往往是片刻,不可久留。

        “故從事于道者,同于道;德者,同于德;失者,同于失?!敝v的是積極修道的人,與道相得益彰,失道者也要承擔(dān)這樣帶來的不良后果。

        似乎冷靜、理性、自然而然才是大道。在學(xué)習(xí)拉美地區(qū)的歷史時,看到一種觀點叫“熱帶較少出現(xiàn)強國”,難道也是因為當(dāng)?shù)靥珶崃耍藗兤届o不下來?當(dāng)然,這是玩笑之言。

        我逐漸明白了,我國國民性格中的低調(diào),寧靜而致遠、不出風(fēng)頭的文化特色,應(yīng)該受老子思想影響重大,當(dāng)然,如果只是膚淺地理解老子的思想,在一定程度上對創(chuàng)新、競爭似乎是有些制約的。但老子講的“無為” 也是“無不為”,只是絕大部分人會極端理解,以致走進誤區(qū)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