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匠石之齊,至于曲轅,見櫟社樹。其大蔽數(shù)千牛,絜① 之百圍,其高臨山,十仞而后有枝,其可以為舟者旁十?dāng)?shù)。觀者如市,匠伯不顧,遂行不輟。弟子厭觀之,走及匠石,曰: “自吾執(zhí)斧斤以隨夫子,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。先生不肯視,行不輟,何邪?”曰:“已矣,勿言之矣!散木② 也,以為舟則沉,以為棺槨則速腐,以為器則速毀,以為門戶則液 ③, 以為柱則蠹④,是不材之木也。無所可用,故能若是之壽?!?/p>
匠石歸,櫟社見夢⑤ 曰: “女將惡乎比予哉?若將比予于文木邪?夫柤⑥梨橘柚,果蓏⑦之屬,實熟則剝,剝則辱。大枝折,小枝泄⑧。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,故不終其天年而中道夭,自掊⑨ 擊于世俗者也。物莫不若是。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,幾死,乃今得之,為予大用。使予也而有用, 且得有此大也邪?且也若與予也皆物也,奈何哉其相物也?而幾死之散人,又惡知散木!”
匠石覺而診其夢。弟子曰:“趣取無用,則為社何邪?”曰:“密!若無言!彼亦直寄焉,以為不知己者詬厲也。不為社者,且?guī)子恤搴?且也,彼其所保與眾異,而以義喻之,不亦遠(yuǎn)乎!”
注釋
?、俳e(xié):用繩子量粗細(xì)。
?、谏⒛荆簾o用之木。
?、垡?(mán):液體滲出。
?、荏?dù):蛀蝕。
?、菀?xiàn)夢:托夢。
?、迻?zhā):楂。
?、呱z(luǒ):果實。
⑧泄(yè):通作“抴”,用力拉的意思。
⑨掊(pǒu):打。
老馬釋途
用一個木匠和自己徒弟的對話來說明“無用才是最大用”的道理,看似簡單,實則寓意深刻。
徒弟發(fā)現(xiàn)師傅沒有仔細(xì)看這棵大樹,問為何,木匠石用一句來概括: “是不材之木也。無所可用,故能若是之壽?!笔且活w沒有什么用處的樹, 因為如此,所以才活了這么久,長了這么大??此坪苡杏?,實際上是無用導(dǎo)致的結(jié)果。
晚上木匠石做了一個夢,夢見樹與他對話,實際上進一步講明了上文的觀點,“且予求無所可用久矣,幾死,乃今得之,為予大用”,因為無用才保全了自己,才活了這么久,因為無用才有用的。
樸素的物極必反的辯證法,如此講故事,人們會很容易理解。看到的可能不是真相,真相往往是沒有看到的;講的一般是表面,講根本人們未必能聽得進去。所以假象、謊言、妄語都是常態(tài),大部分人也只能生活在其中。
本質(zhì)是難看的,并非難以看到,只是不愿意看到;假象不是不知道, 假象只是太美麗,不愿意接受這是假象,僅此而已。少數(shù)人的專利與多數(shù)人的狂歡也就這樣誕生了,如何才能多數(shù)人掌握真相呢?實際上也是可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