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魯哀公問于仲尼曰:“衛(wèi)有惡人焉,曰哀駘它①。丈夫與之處者,思而不能去也。婦人見之,請(qǐng)于父母曰 ‘與為人妻,寧為夫子妾’者,十?dāng)?shù)而未止也。未嘗有聞其唱②者也,常和人而已矣。無君人之位以濟(jì)乎人之死, 無聚祿以望人之腹。又以惡駭天下,和而不唱,知不出乎四域,且而雌雄合乎前,是必有異乎人者也。寡人召而觀之,果以惡駭天下。與寡人處, 不至以月數(shù),而寡人有意乎其為人也;不至乎期年,而寡人信之。國無宰,寡人傳國焉。悶然③而后應(yīng)。氾④然而若辭。寡人丑乎,卒授之國。無幾何也。去寡人而行,寡人恤⑤ 焉若有亡也,若無與樂是國也。是何人者也?”
仲尼曰:“丘也嘗使于楚矣,適見 ⑥ 子食于其死母者,少焉眴若⑦ 皆棄之而走。不見己焉爾,不得類焉爾。所愛其母者,非愛其形也,愛使其形者也。戰(zhàn)而死者,其人之葬也不以翣⑧資;刖者之屨⑨,無為愛之。皆無其本矣。為天子之諸御,不爪翦,不穿耳;?、? 妻者止于外,不得復(fù)使。形全猶足以為爾,而況全德之人乎!今哀駘它未言而信,無功而親,使人授己國,唯恐其不受也,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?!?/p>
哀公曰:“何謂才全?”仲尼曰:“死生、存亡、窮達(dá)、貧富、賢與不肖、毀譽(yù)、饑渴、寒暑,是事之變,命之行瑏瑡 也。日夜相代乎前,而知不能規(guī)乎其始者也。故不足以滑瑏瑢 和,不可入于靈府。使之和豫,通而不失于兌,使日夜無郤瑏瑣而與物為春,是接而生時(shí)于心者也。是之謂才全?!?/p>
“何謂德不形?”
曰:“平者,水停之盛也。其可以為法也,內(nèi)保之而外不蕩也。德者, 成和之修瑏瑤也。德不形者,物不能離也?!?/p>
哀公異日以告閔子瑏瑥 曰: “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,執(zhí)民之紀(jì)而憂其死,吾自以為至通矣。今吾聞至人之言,恐吾無其實(shí),輕用吾身而亡其國。吾與孔丘,非君臣也,德友而已矣。
注釋
?、侔я~它:虛構(gòu)的人名。
?、诔和ㄗ鳌俺?,倡導(dǎo)。
③悶然:無心的樣子。
④氾(fàn):同“泛”,漠不關(guān)心的樣子。
?、菪簦簯n慮。
?、?(tún):同“豚”,小豬。
?、弑?shùn)若:驚慌的樣子。
?、嗔?shà):棺材上的裝飾,形同羽扇。
?、釋?jù):鞋子。
?、馊。和ㄗ鳌叭ⅰ?。
?瑏瑡命之行:自然的運(yùn)行,指非人為造成的情況變化。
?瑏瑢滑(gǔ):通作“汩”,亂。
?瑏瑣郤(xì):通作“隙”,間隙。
?瑏瑤成和之修:事得以成功、物得以順和的極高修養(yǎng)。
?瑏瑥閔子:人名,孔子的弟子。
老馬釋途
一大段魯哀公與孔子的對(duì)話,講了一個(gè)基本的道理。 “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”,一個(gè)樣貌特別丑陋的人竟然可以讓很多人愛戴、喜歡,一定是有原因的,就是才智完備而不顯露的人。
似乎外在有所缺陷,內(nèi)在往往會(huì)補(bǔ)償,而且往往不會(huì)外露。 “德不形者,物不能離也。”德不外露,萬物自然就不能離開它了,內(nèi)斂與有德, 有水平與低調(diào),也就成為必須同時(shí)存在的要素。換句話講,這也真正成為人們的信條,影響我們到現(xiàn)在。
定義了什么叫才智完備,似乎有些天人合一的味道。 “使之和豫,通而不失于兌,使日夜無郤而與物為春,是接而生時(shí)于心者也。是之謂才全?!毙撵`平和通達(dá),與萬物交融,像春天般生機(jī)勃勃,好像與天地之靈氣相互加持。
最后魯哀公終于聽明白了:“吾與孔丘,非君臣也,德友而已矣。”以德相交才是最高境界,看事物、看人不應(yīng)著眼于表面,關(guān)鍵在于內(nèi)在,不外形的德才是核心關(guān)鍵,內(nèi)化于心才是核心。通曉萬物,天人合一,才是高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