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道德經(jīng)》上篇·道經(jīng)(十八章)

      更新時(shí)間:2024-12-04閱讀量:476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大道①廢,有仁義;智慧② 出,有大偽;六親③ 不和,有孝慈④ ;國家昏亂,有忠臣。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俅蟮溃喝f物真實(shí)的運(yùn)作規(guī)律。

       ?、谥腔郏哼@里是貶義詞,指為了爭奪勝利而做出的虛偽之舉。

       ?、哿H:父、母、兄(姐)、弟(妹)、夫(妻)、子女,泛指家人。

        ④孝慈:孝敬,慈愛。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十八章描述了一種理想國家的景象,指出了貌似正面表現(xiàn)的負(fù)面底層邏輯。

        “大道廢,有仁義”,有所謂的“仁和義”是因?yàn)榇蟮辣粡U了,才需要仁義?!爸腔鄢觯写髠巍?,是因?yàn)橛辛藸帣?quán)奪利的智巧,才有欺詐、偽善存在。

        “六親不和,有孝慈”,因?yàn)榱H不和睦,大家才會(huì)談父慈子孝,是缺什么補(bǔ)什么。 “國家昏亂,有忠臣”,因?yàn)閲一靵y了,才產(chǎn)生了所謂忠臣。

        所以最好是無仁義,無孝慈,無忠臣,無大偽,這個(gè)社會(huì)才是一種自然狀態(tài),也是最好的狀態(tài)。同理我們會(huì)想到,亂世出英雄。

        恰恰是人們一直刻意追求仁義、英雄、孝慈,反而讓事情復(fù)雜化了, 道法自然才是根本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