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孟子曰:“言近而指遠(yuǎn)者,善言也;守約而施博者,善道也。君子之言也,不下帶而道存焉① ;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。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,所求于人者重,而所以自任者輕?!?/p>
注釋
①不下帶:朱熹注:“古人視不下于帶,則帶之上乃目前常見至近之處也。舉目前之近事,而至理存焉,所以為言近而指遠(yuǎn)也?!?/p>
馬瑞光曰
“言近而指遠(yuǎn)者,善言也”,言語簡單,但卻飽含深意,這就是善言。大智若愚,大道至簡。越是好聽的花言巧語,往往是惡念,樸實無華往往才是根本。 “守約而施博者,善道也”,操守簡約,但實施起來影響博大,才是善道。平平淡淡才是真,而真正的難點在于人們喜歡刺激與新奇,容易墮于聲色之中。一些人今朝有酒今朝醉,顧不上后續(xù)可能的困苦與挑戰(zhàn)。言近指遠(yuǎn)、守約施博總是讓人有苦行僧的感覺,似乎不經(jīng)歷苦難很難大成。
“君子之言也,不下帶而道存焉;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”,君子講的話非常簡單,雖是常識,但確是大道;君子的操守從修養(yǎng)自身開始,但可令天下太平。常識就是大道。
“人病舍其田而蕓人之田,所求于人者重,而所以自任者輕”,人們的問題就在于不修煉自身,而去找別人的問題,要求他人太多而對自己要求很少。自私自利成為一個人最大的障礙,無我利他才是根本。
矛盾統(tǒng)一本就不易,在自私與利他之間自由駕馭,應(yīng)該基本上就是圣賢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