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孟子曰:“知者無不知也,當(dāng)務(wù)之為急;仁者無不愛也,急親賢之為務(wù)。堯、舜之知而不遍物,急先務(wù)也;堯、舜之仁不遍愛人,急親賢也。不能三年之喪,而緦①、小功之察② ;放飯流歠③,而問無齒決④,是之謂不知務(wù)?!?/p>
注釋
?、倬專壕屄?,三個月的孝服,五種喪服中最輕的一種,為遠房親屬服喪時用。
?、谛」Γ悍饰鍌€月,用于兄弟之喪。
?、鄯棚埩鳉f(chuò):趙岐注:“放飯,大飯也。流歠,長歠也……于尊者前賜飯,大飯長歠,不敬之大者?!睔f,飲,啜。
?、荦X決:此處指用牙齒咬斷干肉。趙岐注:“齒決,小過耳?!?/p>
馬瑞光曰
“知者無不知也,當(dāng)務(wù)之為急;仁者無不愛也,急親賢之為務(wù)”,聰明的人沒有不知道的東西,但是急于知道當(dāng)前緊要做的事;仁者沒有不愛的東西,但他們總是先愛親人和賢人。親賢臣,遠小人,問題的難點在于知道何為賢臣,何為小人。
“堯、舜之知而不遍物,急先務(wù)也;堯、舜之仁不遍愛人,急親賢也”,像堯、舜這樣有智慧的人都會急著先做眼前的大事,先愛親人和賢人。顯然,圣賢教給了我們做事應(yīng)該的順序與思路,家有三件事,先從緊上來??上У氖呛芏嗳宋幢胤值们搴螢榫o急,何為親疏,或者講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判斷與選擇。孟子的建議大部分人未必做得到,所以圣賢、君子成了極少數(shù)人。
“不能三年之喪,而緦、小功之察;放飯流歠,而問無齒決,是之謂不知務(wù)”,不能實行三年喪禮,卻對緦麻三月、小功五月的喪禮仔細講求;在長者面前大吃大喝,卻講究不用牙齒咬斷干肉,這就是不識時務(wù)。原因在于大家喜歡簡單,討厭復(fù)雜,這可能是人性使然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