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滕文公為世子①,將之楚,過宋而見孟子。孟子道性善,言必稱堯舜。
世子自楚反,復(fù)見孟子。孟子曰:“世子疑吾言乎?夫道一而已矣。成覸②謂齊景公曰:‘彼③,丈夫也;我,丈夫也;吾何畏彼哉?’顏淵曰:‘舜,何人也?予,何人也?有為者亦若是?!鲀x④曰:‘文王,我?guī)熞?周公豈欺我哉?’今滕,絕長補(bǔ)短,將五十里也,猶可以為善國。《書》曰:‘若藥不瞑眩,厥疾不瘳⑤?!?/p>
注釋
?、偈雷樱杭础疤印?。
②成覸:齊之勇臣;覸,音 jiàn。
?、郾耍耗侨耍O(shè)想的某人。
?、芄鲀x:曾子弟子。
⑤若藥不瞑眩,厥疾不瘳:瞑眩,音 míng xuàn,就是眩暈;瘳,音 chōu,病愈。
馬瑞光曰
“孟子道性善,言必稱堯舜”,孟子給人們講性本善的道理,話語中必稱堯舜。這也就是非常重要的思想。孟子認(rèn)為人之初,性本善,也就是大家都是善的,或者通過努力可以成為善的。
這基本上奠定了儒家學(xué)說的基礎(chǔ),與荀子的“性本惡”一起影響了我們千年。大部分觀點認(rèn)為中國文化是儒表法理,當(dāng)然也就會在言行一致上難度較大。
孟子認(rèn)為滕國也可以治理成一個好的國家,即使很困難?!叭羲幉活ㄑ#始膊获?,如果吃了藥不能讓你頭昏腦漲,那么你的病是無法痊愈的。
時至今日,我們越來越發(fā)現(xiàn)人之初,有善有惡,我們更多研究的是如何讓其善,這一點基本上是大家的共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