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學(xué)筆記:學(xué)大學(xué)·中庸·孟子》

      孟子·卷四 · 公孫丑下(1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4-12-23閱讀量:410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孟子曰: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①。三里之城,七里之郭②,環(huán)而攻之而不勝。夫環(huán)而攻之,必有得天時者矣;然而不勝者,是天時不如地利也。城非不高也,池③非不深也,兵革④非不堅利也,米粟非不多也;委⑤而去之,是地利不如人和也。故曰:域⑥民不以封疆之界,固國不以山溪之險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。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寡助之至,親戚畔⑦之;多助之至,天下順之。以天下之所順,攻親戚之所畔;故君子有⑧不戰(zhàn),戰(zhàn)必勝矣。”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偬鞎r、地利、人和:《荀子·王霸篇》說:“農(nóng)夫樸力而寡能,則上不失天時,下不失地利,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?!避髯铀傅摹疤鞎r”指農(nóng)時,“地利”指土壤肥沃,“人和” 是指人的分工。而孟子在這里所說的“天時”則指尖兵作戰(zhàn)的時機、氣候等;“地利”是指山川險要,城池堅固等;“人和”則指人心所向,內(nèi)部團結(jié)等。

       ?、谌镏牵呃镏簝?nèi)城叫“城”,外城叫“郭”。

        ③池:即護城河。

       ?、鼙何淦鳎父昝都裙粜晕淦?。革:皮革,指甲胄。古代甲胄有用皮革做的,也有用銅鐵做的。

       ?、菸簵?。

       ?、抻蛎瘢合拗迫嗣?。

       ?、吲希和芭选?。

       ?、嘤校夯颍?。

        馬瑞光曰

        “天時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”,從軍事的角度,孟子得出如下結(jié)論:天時比不上地利,地利比不上人和,也就是講人是最重要的,所以施仁政是關(guān)鍵。人的問題解決了,強國、強軍的問題也就解決了?!坝蛎癫灰苑饨纾虈灰陨较U,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”,留住人民不是靠的國家的疆界,保衛(wèi)國家也不是靠地勢險峻,威震天下不是靠兵甲的尖利來實現(xiàn)的,這些都是重要因素,但都不是最重要的。

        結(jié)論來了,什么是最重要的呢?當(dāng)然還是孟子一直講的以德服人,人心歸附?!暗玫勒叨嘀?,失道者寡助”,實行正道的國君,萬民歸附,不實行正道的國君,人民棄之,人心即一切,仁政即一切。所有這一切都是告訴君主要善待人民,向人民施仁政,才能更好地維護自己的統(tǒng)治。

        現(xiàn)在我們看來,很多事情要順勢而為,勢不可為,人心亦不可為,不能逆勢而行。當(dāng)然,我們也可以講人心即“勢”,從這個角度非要區(qū)分天時、地利、人和的順序,也未必合理,不同的情境下,應(yīng)該是變化的才對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