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學筆記:學大學·中庸·孟子》

      中庸·第三章

      更新時間:2024-11-23閱讀量:448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子曰:“中庸其至矣乎 ! 民鮮①能久矣 !”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脔r:少,不多。

        馬瑞光曰

        “中庸其至矣乎!民鮮能久矣!”典型的孔子口吻,認為中庸是最高境界,但是人們?nèi)狈@種德行很長時間了。基本上奠定了中庸作為圣人學說的地位,只能是少部分人的學問,大部分人做不到,甚至也不需要做到。

        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特點:我們的標準一般很高,就拿中庸來講,能悟懂的人少之又少,能夠做到的人鳳毛麟角。但是圣人之學基本如此,這就會出現(xiàn)一個問題,那就是它不可能成為絕大部分人的信條,尤其是行為指南,只能是人們口中的標準。真正可以大規(guī)模普及的標準,應該是簡單的最低標準,而這往往又顯得含金量不夠。這也是我們現(xiàn)在所看到的問題,眼高手低現(xiàn)象的出現(xiàn)也就不再奇怪了。

        由此,創(chuàng)新與革新還是很需要的,難就難在圣人之語確實沒有毛病,唯一的問題是大眾的境界不夠,難以普遍達到圣人的要求,這也是個難解的題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