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學(xué)筆記:學(xué)大學(xué)·中庸·孟子》

      孟子·卷一 · 梁惠王上(3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4-12-11閱讀量:546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梁惠王曰:“晉國①,天下莫強②焉,叟之所知也。及寡人之身,東敗于齊,長子死焉③ ;西喪地于秦七百里④ ;南辱于楚⑤。寡人恥之,愿比死者一灑之⑥,如之何則可?”

        孟子對曰:“地方百里⑦而可以王。王如施仁政于民,省刑罰,薄稅斂,深耕易耨⑧ ;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,入以事其父兄,出以事其長上,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。彼奪其民時,使不得耕耨以養(yǎng)其父母。父母凍餓,兄弟妻子離散,彼陷溺其民,王往而征之,夫誰與王敵?故曰:‘仁者無敵?!跽埼鹨? !”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贂x國:韓、趙、魏三家分晉,被周天子和各國承認(rèn)為諸侯國,稱三家為三晉,所以,梁(魏)惠王自稱魏國也為晉國。

       ?、谀獜姡簺]有比它更強的。 ③東敗于齊,長子死焉:公元前 341 年,魏與齊戰(zhàn)于馬陵,兵敗,主將龐涓被殺,太子申被俘。

       ?、芪鲉实赜谇仄甙倮铮夯萃鯐r,秦屢敗魏國,迫使魏國多次割地,約七百里地。

       ?、菽先栌诔夯萃鯐r,魏又被楚將昭陽擊敗,魏國失去八邑。

        ⑥比:替,為;一:全,都;灑:洗刷。全句說,希望為全體死難者報仇雪恨。

        ⑦地方百里:方圓百里的土地。

        ⑧易耨:及時除草。易,疾,速,快;耨,除草。

        馬瑞光曰

        梁惠王詢問孟子:如此強大的晉國,被三分,形成韓、趙、魏,這是為什么呢?如何才能讓一個國家更加強大?講白了,孟子接下來講的方法都是為了國家富強,為了維護君王的統(tǒng)治,并沒有談到更多的老百姓的事情,或者讓老百姓好只是手段,不是目的,目的還是為了維護統(tǒng)治穩(wěn)定與強大。

        “王如施仁政于民,省刑罰,薄稅斂,深耕易耨”,也就是施行仁政于人民,少動用嚴(yán)刑峻法,減少賦稅,休養(yǎng)生息,精耕細作,把農(nóng)業(yè)搞上來,自然國家就會強大。換句話講,人民幸福,生活好了,國家就會強大,就可以讓魏國一雪前恥了。

        最后孟子強調(diào)“仁者無敵”,要施仁政才是最無敵的,才會讓統(tǒng)治穩(wěn)定,國家強大。封建社會里人民只有被統(tǒng)治的份,君王如果是仁義之人,施仁義之政,就是老百姓上輩子修來的福氣,百姓自己掌握不了自己的命運,只能寄希望于君王的仁慈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