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學(xué)筆記:學(xué)大學(xué)·中庸·孟子》

      孟子·卷十三 · 盡心上(17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2-20閱讀量:489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公孫丑曰:“道則高矣,美矣,宜①若登天然,似不可及也。何不使彼為可幾及②而日孳孳也?”

        孟子曰:“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,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③。君子引而不發(fā),躍如也。中道而立④,能者從之?!?/p>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 ①宜:大概。

        ②可幾及:可以達到,接近。

        ③彀率(gòu lǜ):拉開弓的標準。

       ?、苤械蓝ⅲ毫⒂诘?,不要偏離道的準則。

        馬瑞光曰

        “道則高矣,美矣,宜若登天然,似不可及也”,大道雖然很高、很美,但是就像登天,好像很難達到。公孫丑的話不無道理,也是大部分人的想法,認為道太玄乎了,希望非常簡單輕松地掌握,否則就會認為沒有價值,也就懶得去探尋。如果道真的如此簡單,實際上沒有多大價值,雖然講大道至簡,但這往往是經(jīng)過復(fù)雜的磨難過程后,才可能達到的程度。

        “何不使彼為可幾及而日孳孳也?”為什么不把大道變成可以達到的事物,并且鼓勵人們?nèi)杖站M而努力達到呢?實際上,孟子就是這樣做的,所以才有 “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”之說,只是人們對可達到的事情也未必去堅持。這也可能是儒家不斷講這個問題的原因吧。

        “大匠不為拙工改廢繩墨,羿不為拙射變其彀率”,杰出的工匠不會因為笨拙的工匠而廢掉規(guī)矩,后羿也不會因為拙劣的射手就改變自己拉弓的標準。因材施教,但不能降低標準,否則就會脫離大道了。換句話講,大道不易。“君子引而不發(fā),躍如也。中道而立,能者從之”,君子拉弓引而不發(fā),做做樣子,以道而立,有能力的人就會跟從他。道是核心,其他都是表面,以道而行基本上應(yīng)該就是所謂的做正確且困難的事情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