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君子之道,辟①如行遠必自邇② ;辟如登高必自卑③?!对姟吩唬骸捌拮雍煤?,如鼓瑟琴。兄弟既翕,和樂且耽。宜爾室家,樂爾妻帑”。④子曰:“父母其順矣乎 !”
注釋
①辟:同“譬”。
②邇:近。
?、郾埃旱吞帯?/p>
?、堋捌拮雍煤稀本洌阂浴对娊?jīng)·小雅·常棣》。妻子:妻與子。好合:和睦。鼓:彈奏。翕(xī):和順,融洽。耽:《詩經(jīng)》原作“湛”,安樂。帑(nú):通“孥”,子孫。
馬瑞光曰
“君子之道,辟如行遠必自邇;辟如登高必自卑”,君子的中庸之道,就像走遠路一樣,要從近處開始,一步一個腳印;就像登山一樣,要從低處慢慢來。
也就是說,凡事要從實際出發(fā),太快和太慢都不是恰當之法,應循序漸進,“中和”恰如其分。
對比這段內(nèi)容來自省,發(fā)現(xiàn)自己在進行企業(yè)管理時頗為急于求成,結(jié)果反而原地不動,做事的效率大大降低,只能退回重新來過。講多了,行為反而沒有力量,過猶不及。
很多制度、措施的實行,要剛剛好,才能有好的效果,否則往往事與愿違。很多事情講透而不點破往往更容易達到效果,因為這可能會涉及一個人的自尊心的問題,大部分人并非“理性人”,更非“成年人”,會很在意自己的感受。人性的弱點都非常明顯,留有余地反而是成功之法。
不急不躁,循序漸進,往往慢就是快,這在組織領(lǐng)導與治理中相當重要,無形無聲中往往更顯威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