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
曹交①問曰:“人皆可以為堯舜,有諸?”
孟子曰:“然?!?/p>
“交聞文王十尺,湯九尺,今交九尺四寸以長,食粟而已,如何則可?”
曰:“奚有于是?亦為之而已矣。有人于此,力不能勝一匹雛②,則為無力人矣;今日舉百鈞,則為有力人矣。然則舉烏獲③之任,是亦為烏獲而已矣。夫人豈以不勝為患哉?弗為耳。徐行后長者謂之弟,疾行先長者謂之不弟。夫徐行者,豈人所不能哉?所不為也。堯舜之道,孝弟而已矣。子服堯之服,誦堯之言,行堯之行,是堯而已矣。子服桀之服,誦桀之言,行桀之行,是桀而已矣。”
曰:“交得見于鄒君,可以假館④,愿留而受業(yè)于門。”
曰:“夫道若大路然,豈難知哉?人病不求耳。子歸而求之,有余師?!?/p>
注釋
?、俨芙唬黑w歧注為是曹君的弟弟,名交。但孟子的時代曹國已亡,所以也不確切。
?、谝黄ルr:一只小雞。
?、蹫醌@:古代傳說中的大力士。
?、芗兖^:借客舍,意為找一個住處。
馬瑞光曰
“人皆可以為堯舜,有諸?”人人都可以成為堯、舜這樣的圣人,是否有這么回事?這實際上是儒家的一種美好愿望,告訴大家人人皆可為圣賢,為什么這樣講呢?這是為了給了人們一個目標,促使人們按照儒家的思路去實現(xiàn)它。當然實現(xiàn)者寥寥,但是確實起到了引領(lǐng)與牽引的作用,只能講大家都在路上。
怎么實現(xiàn)這個目標呢?很多人也會有這個疑問,孟子的解釋非常簡單: “奚有于是?亦為之而已矣”,這沒有什么難,只要去干就可以了。如果沒有達到圣賢,那就是做得不夠,努力得不夠。只要一輩子去追求,目標是會實現(xiàn)的。
“堯舜之道,孝弟而已矣”,沒有什么復雜的,只是大部分人不去做罷了,堯、舜怎么做,你照著做即可??傊?,人人皆可為堯、舜,沒有達到就是干得不夠,不懂就去學習,也不復雜,擔心的是“人病不求耳”,就是不去找尋辦法,師傅很多,“夫道若大路然,豈難知哉?”
堯、舜之道和大路是一樣的,很簡單,只要努力學習皆可,整個就是現(xiàn)代版的“人生是奮斗出來的”。出世努力,皆可成為圣人,沒有入世隱居的意思,拼搏向上,目標明確,不斷學習,堯、舜之境可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