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學筆記:學大學·中庸·孟子》

      中庸·第三十一章

      更新時間:2024-12-09閱讀量:391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唯天下至圣,為能聰明睿知,足以有臨也;寬裕溫柔,足以有容也;發(fā)強剛毅,足以有執(zhí)①也;齊莊中正②,足以有敬也;文理密察,足以有別也。溥③博淵泉,而時出之。溥博如天,淵泉如淵。見而民莫不敬,言而民莫不信,行而民莫不說。是以聲名洋溢乎中國,施及蠻貊④。舟車所至,人力所通,天之所覆,地之所載,日月所照,霜露所隊⑤,凡有血氣者,莫不尊親。故曰配天。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 ①執(zhí):固守。

        ②齊莊中正:形容禮儀整潔莊重,中和正直。

       ?、垆撸褐鼙?。

       ?、苄U貊(mò):中國古代對邊遠少數民族的稱呼,南蠻北貊。

       ?、蓐牐和ā皦嫛?,墜落。

        馬瑞光曰

        這一節(jié)分享了圣人應該具備的五項內涵。

        “聰明睿知,足以有臨也;寬裕溫柔,足以有容也;發(fā)強剛毅,足以有執(zhí)也;齊莊中正,足以有敬也;文理密察,足以有別也。”既有高度,可以上接天、接圣人,又可以落地,下接大眾,這也是對普通人比較有吸引力的地方。實際上,我們是信自己,認為我命由我不由天。雖然講道法自然,但這個自然是有為,而非道家的無為,是入世的學問,而不是出世的學問。

        既有包容、高博,又有剛毅、密察,也算是“上天入地”了,把圣人描述為“配天”,也就是講品德與天相匹配,又能積極參與世事。

        發(fā)現《中庸》談得更多的還是個人如何如何,讓大家可以悟到并行動,而對制度構建談得甚少。即使是講究三綱五常的儒家說的更多的也是宏觀的秩序,談不上制度建設與機制設計,而這在企業(yè)這種組織經營中恰恰是重要的,不可缺少的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