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哲學(xué)筆記:學(xué)大學(xué)·中庸·孟子》

      中庸·第二章

      更新時間:2024-11-22閱讀量:444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仲尼①曰:“君子中庸②,小人反中庸。君子之中庸也,君子而時中。小人之中庸也③,小人而無忌憚④也?!?/p>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僦倌幔杭纯鬃樱?,字仲尼。

        ②中庸:也就是中和的意思。庸:可以解釋為“常”。

       ?、坌∪酥杏挂玻嚎梢越忉尀椤靶∪酥粗杏挂病?。

       ?、芗蓱劊侯櫦珊臀窇帧?/p>

        馬瑞光曰

        這章開始了對“中庸”正確性的證明與論證。很多思想流派闡述觀點基本都是一個思路:提出觀點—給出證明或者事例—得出觀點,而且講得都非常有道理。

        “君子中庸,小人反中庸?!笨鬃邮紫冗@樣講,搶占了道德制高點,中庸的就是君子,反中庸的就是小人了。如此,就首先理論正確了。

        然后進(jìn)一步說明:“君子而時中”“小人而無忌憚也”。講白了,因為君子知道什么行為是合適的,小人不太清楚這一點,會肆無忌憚,容易走向極端,不能夠恰到好處。

        如此,中國文化中的“度”也就出現(xiàn)了,恰恰好,多一點不好,少一點不妙,中庸之道也就產(chǎn)生了。問題是這種恰好往往很難量化,大家各有各的判斷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標(biāo)準(zhǔn),既留下了爭論的余地,又能讓大家都找到自己的位置,所以大家都會找到滿意的答案,這似乎是最好的解決方式。

        當(dāng)君子不當(dāng)小人也就成為大家自然的選擇,好像并不中庸,這也可能是孔子高明的地方吧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