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伯篇第八(5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3-06閱讀量:247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曾子曰:“以能問于不能,以多問于寡,有若無,實若虛;犯而不校①—— 昔者吾友②嘗從事于斯矣?!?/p>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 ①校:音 jiào,同較,計較。

       ?、谖嵊眩何业呐笥?。舊注上一般都認為這里指顏淵。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三人行,必有吾師。實際上只有優(yōu)秀的人才會向別人學習,差的人是不會向別人學習的。之所以比較差,就是因為能力一般,為什么不向別人學習呢?因為認為自己很好,對自己估計太高,或者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點,因為缺乏自信。這兩種情況下,只能讓自己平庸,道理很簡單,調(diào)整很困難。

        以能問于不能,以多問于寡,這反而會成為常態(tài),因為能與多的人清楚一點:不管怎么講,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,都可以學到有價值的東西。好學者不斷進步,平庸者故步自封,世界自然也就不同了。

        “有若無,實若虛,犯而不?!?,有學問的人就像沒有學問一樣,知識廣博就像空無所有,被別人侵犯,心胸寬闊,也不會計較。換句話講也相同——無若有,虛若實,犯而必校,想起來也挺有意思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