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政篇第二(3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4-12-05閱讀量:452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子曰:“道①之以政,齊②之以刑,民免③而無恥④;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⑤?!?/p>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俚溃和ā皩?dǎo)”,引導(dǎo),治理。

       ?、邶R:整齊,約束。

       ?、勖猓罕苊?,躲避。

       ?、軔u:羞恥之心。

       ?、莞瘢河袃煞N解釋,一為“至”,二為“正”。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這是典型的儒家邏輯?!暗乐哉?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”,如果治理國家,是用法令去治理,用刑法去引導(dǎo),人們會按照我們的引導(dǎo)去完成,但會失去羞恥之心。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結(jié)論,用制度去規(guī)范人,行為上達(dá)到目的了,但內(nèi)心沒達(dá)到,反而會淪喪,失去羞恥。故而,以政治國不可取。問題來了,這是什么原因呢?孔子并未給出原因,而是直接給出了結(jié)論。

        “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”,用道德教化大眾,用禮儀約束大家,人民不僅有羞恥心,還心悅誠服。講白了,這樣的治理方式下大家心服口服,內(nèi)外俱佳,但是理由是什么孔子似乎也沒有談及。

        如此,應(yīng)以德、禮治天下,不可以政、刑治天下,也算是一家之言吧?;仡櫄v史,實(shí)際情況并非孔子講的那么簡單,刑法似乎也不可缺少,法家也有存在的價值,儒表法里反而是常態(tài)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