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(xué)而篇第一(7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4-11-28閱讀量:438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子夏①曰:“賢賢②易③色,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④;與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雖曰未學(xué),吾必謂之學(xué)矣?!?/p>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僮酉模盒詹罚?,字子夏。

       ?、谫t賢:尊重賢者。

       ?、垡祝狠p視。

       ?、苤缕渖恚韩I出生命。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這里講的基本上是做人的道理?!百t賢易色”,尊重內(nèi)在的賢德,不重表面的光鮮。問題是何為內(nèi)在,何為表面?這在很多時候?qū)嶋H上是搞不清楚的,也就留下了爭論的空間。本身講的沒有什么問題,但標準太過含糊,沒有辦法衡量,相當于沒有標準了。

        “事父母,能竭其力;事君,能致其身;與朋友交,言而有信?!笔谭罡改改軌蛉σ愿?事君,能夠奉獻自身;與朋友交往可以言而有信,這應(yīng)該就是位好同志了。所以才有了很多時候我們講的,不孝順父母的人不可重用,不忠誠的人更不可使用。所以,了解一個人,從他對身邊人的態(tài)度和行為就能看透他。這深刻影響了我們的思維模式。

        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按照上述標準,不合格的人并不鮮見。從這個角度講,教化并未達到目的,所以仍需要繼續(xù)教化。除了人自身的修行之外,是否也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呢?一群平凡的人如何成就偉大的事,顯然要靠系統(tǒng)、體系,而這恰好是儒家談得比較少的,它更多還是放到個人的修行上,不能不講是一種遺憾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