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伯篇第八(4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3-06閱讀量:320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曾子有疾,孟敬子①問②之。曾子言曰:“鳥之將死,其鳴也哀;人之將死,其言也善。君子所貴乎道者三:動容貌③,斯遠暴慢④矣;正顏色⑤,斯近信矣;出辭氣⑥,斯遠鄙倍⑦矣。籩豆之事⑧,則有司⑨存?!?/p>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?、倜暇醋樱杭呆攪蠓蛑賹O捷。

       ?、趩枺禾酵⑻揭?。

        ③動容貌:使自己的內(nèi)心感情表現(xiàn)于面容。

       ?、鼙┞捍直?、放肆。

       ?、菡伾菏棺约旱哪樕f重嚴肅。

       ?、蕹鲛o氣:出言,說話。指注意說話的言辭和口氣。

       ?、弑杀叮罕桑忠?。倍同背,背理。

       ?、嗷e豆之事:籩(音 biān)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禮中的用具。

        ⑨有司: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務的官吏,這里指主管祭祀、禮儀事務的官吏。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這里講的是禮節(jié),形成的千古名句,大家一直沿用至今。“鳥之將死,其鳴也哀;人之將死,其言也善”,飛鳥將要死亡時,它的叫聲無比哀傷;一個人將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,他講的語言也是善良的。這似乎告訴我們一個道理,所有的事情結(jié)局都是完美的,不管是什么,既然蓋棺定論了,也就不講什么是非曲直了。死者為大,尊老、尊亡之道也就順其自然了。

        君子應該可以做到如下三點:動容貌,正顏色,出辭氣。容貌端正,神色正派,講話謹慎。從長相、氣色、言語來進行標準制定,這實際上是一個結(jié)果,我們需要的是達成這個標準的路徑。夫子更多是教化,講道理,這可能是專業(yè)人士的普遍特點,而真正干事的人往往可能是利益導向。很多道理往往只是被掛在嘴邊,除非他真的能把這些禮當成信仰,內(nèi)心真正共鳴與認同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