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原文
子曰:“唯仁者能好①人,能惡②人?!?/p>
注釋
?、俸?hào):喜愛的意思。作動詞。
?、趷?wù):憎惡、討厭。作動詞。
02
原文
子曰:“茍志于仁矣,無惡也?!?/p>
老馬釋途
這兩段內容繼續(xù)談仁德,只有仁德的人才能分辨好壞;只有仁德的人,才會有好惡。實際上,儒家把仁德作為了一個人判斷事物的標準與根本。
這里同時蘊含的一個問題就是:到底什么是仁,什么是德?每一個人認為的仁和德都是自己認為的仁和德,每一個人對仁和德都有自己的理解,這是大家都能接受它的原因,但同時也為分歧埋下了伏筆。這既是孔子仁德思想流傳千年的原因,也可能是其缺陷所在。
總而言之,很多事情很難十全十美,追求仁德成為我們每個人修煉的目標,但往往是目標不太清晰,也就產生了眾多分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