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冶長篇第五(6)

      更新時間:2025-01-15閱讀量:352

        01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子曰:“吾未見剛者?!被?qū)υ唬骸吧陾枹佟!弊釉唬骸皸栆灿?,焉得?”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 ①申棖:棖,音 chéng。姓申,名棖,字周,孔子的學(xué)生。

        02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子貢曰:“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,吾亦欲無加諸人?!弊釉唬骸百n也,非爾所及也?!?/p>

        03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子貢曰:“夫子之文章①,可得而聞也;夫子之言性②與天道③,不可得而聞也?!?/p>

        注釋

        ①文章:這里指孔子傳授的書、禮、樂等。

       ?、谛裕喝诵??!蛾栘浧返谑咧姓劦叫?。

        ③天道:天命?!墩撜Z》書中孔子多處講到天和命,但不見有孔子關(guān)于天道的言論。

        04

        原文

        子路有聞,未之能行,唯恐有聞。

        老馬釋途

        這幾條舉了幾個例子,好像在談道理,談幾個人的案例,實際上在談人性,談人性的特點。

        “吾未見剛者”,孔子講我沒有見過真正剛強的人。換句話講,沒有誰是真正剛強的,除非這個人真的沒有欲望,無欲則剛嘛。從這一點來講,孔子認同道家的觀點,認為只有修煉到無欲無求的人,才可能真正剛強。很多英雄是存在的,但也往往是特定情況下的產(chǎn)物,并不能復(fù)制;真正的圣人更多的是想象出來的人,或者是塑造出來的。人的一生,也就注定了是和自己進行斗爭的過程。

        “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,吾亦欲無加諸人。”換句話講,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,也就是儒家的忠恕之道??鬃诱J為子貢是做不到的,實際上絕大部分的人也是做不到的。

        “夫子之言性與天道,不可得而聞也”,老師講的人性與天道,我們實際是聽不到的,換句話講,天道難以理解,悟道的人很稀少也就是常態(tài)了。

        “未之能行,唯恐有聞”,沒有做之前就怕講太多。暗示要多做,知行合一才是難題。講了這么多,我等眾生唯有繼續(xù)學(xué)習(xí),否則離題萬里。

      目錄

      ×